[发明专利]大面积平面光学零件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0993.9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4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金会良;李娜;姚英学;赵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毕志铭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面积 平面 光学 零件 加工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大面积平面光学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射频电源(1)、接地线(2)、内电极(4)、导流板(5)、冷却管(7)、水箱(8)、流量控制器(17)、氦气瓶(10)、四氟化碳瓶(11)、氧气瓶(12)、两个外电极(3)和两个隔离板(6),所述射频电源(1)、接地线(2)、内电极(4)、两个外电极(3)和两个隔离板(6)构成等离子体平板放电结构,两个外电极(3)对称设置,两个外电极(3)与两个隔离板(6)两两相对形成封闭结构,所述导流板(5)设置在两个外电极(3)的上部且位于两个外电极(3)之间,内电极(4)的下端穿过导流板(5)且内电极(4)位于两个外电极(3)之间,所述导流板(5)上沿长度方向加工有两个第一通孔(5-1),两个第一通孔(5-1)关于内电极对称设置,所述导流板(5)上沿长度方向加工有两排第二通孔(5-2),每个第一通孔(5-1)与对应的一排第二通孔(5-2)相互连通,所述射频电源(1)与内电极(4)连接,所述两个外电极(3)通过接地线(2)接地,两个外电极(3)、两个隔离板(6)和内电极(4)之间形成两个等离子体产生腔室(18),所述氦气瓶(10)、四氟化碳瓶(11)和氧气瓶(12)通过流量控制器(17)与两个第一通孔(5-1)连通,所述内电极(4)上加工有第一冷却通道(4-1),每个外电极(3)上加工有第二冷却通道(3-1),第一冷却通道(4-1)与第二冷却通道(3-1)均通过冷却管(7)与水箱(8)连通,流量控制器(17)上设置有氦气控制阀(13)、四氟化碳控制阀(14)和氧气控制阀(15),氦气控制阀(13)用于控制氦气的流量,四氟化碳控制阀(14)用于控制四氟化碳的流量,氧气控制阀(15)用于控制氧气的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面积平面光学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4-1)呈U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面积平面光学零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还包括混气阀(9),流量控制器(17)通过混气阀(9)与两个第一通孔(5-1)连通。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大面积平面光学零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平面光学零件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通过水泵将水箱(8)内的冷却水通入内电极(4)和两个外电极(3)的第一冷却通道(4-1)和第二冷却通道(4-2);
步骤二、打开流量控制器(17)开关,同时打开射频电源(1)与匹配器电源,对流量控制器(17)和射频电源(1)预热10~15分钟;
步骤三、打开氦气瓶(10)、四氟化碳瓶(11)和氧气瓶(12),其中氦气瓶(10)为等离子体气体瓶,四氟化碳瓶(11)为反应气体瓶,通过流量控制器(17)调节氦气和四氟化碳的气体流量,氦气的流量为2L/min~5L/min,四氟化碳的气体流量为20ml/min~90ml/min;
步骤四、将待加工工件(16)放置在工作台面的电极之上,使待加工工件(16)逆时针旋转;
步骤五、打开氦气控制阀(13),对射频电源(1)逐步增加功率,控制功率范围200W~400W,同时控制反射功率为0;
步骤六、将工件与射流下方气体出口对齐,控制稳定的等离子体放电,控制炬在等离子体区域的驻留时间为5min~20min;
步骤七、关闭射频电源(1),关闭等离子体气体瓶(10),关闭反应气体瓶(11),和氧气(12),关闭第一流量控制器(13)和第二流量控制器(14)和第三流量器(15),取出待加工工件(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09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