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气率随温度而变化的微透气膜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1590.6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4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孙经一;汤小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暖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6;B32B9/04;A61F7/03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 温度 变化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透气膜,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发热保暖贴上的微透气膜。
背景技术
以透气膜包覆还原铁粉氧化为机理的发热体,如市场上销售的自发热保暖贴,俗称暖宝宝,在使用中要求起温快,持续时间长,但温度要适中,一般为40-60℃,起温快,要求透气膜的透气率高,而持续时间长、持续温度适中,则要求透气膜的透气率不能太高,所以这是两矛盾的。
目前一般只能通过降低起温速度要求来满足后一要求,而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情况下,要求既要起温快又要持续时间长、持续温度适中。因此,目前的产品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气率随温度而变化的微透气膜及其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透气率随温度而变化的微透气膜,包括基布和涂覆在所述基布一侧的控制层;
所述基布的材料为棉、麻或涤纶,为无纺布或机织布,没有特别要求;优选为涤纶水刺布,规格为80~120g/m2;优选的规格为100g/m2;
所述控制层的材料为熔点40~68℃的石蜡、蜂蜡或聚乙烯蜡;
石蜡、蜂蜡或聚乙烯蜡的涂布厚度为0.02~0.3mm;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石蜡、蜂蜡或聚乙烯蜡加热熔融,然后通过喷涂的方法,涂布在基布上,然后冷却,即可获得所述的透气率随温度而变化的微透气膜。
本发明的原理:
在低于石蜡、蜂蜡或聚乙烯蜡的熔点的温度时,所述的石蜡、蜂蜡或聚乙烯蜡变成板腊状态,随外力的作用下石蜡龟裂,从而使基布的透气率提高;反之,当温度高于熔点的温度时,石蜡融化,液态石蜡充满纤维的间隙,从而使无纺布透气膜的透气率降低。
本发明所述的透气率随温度而变化的微透气膜,可用于制备自发热保暖贴。
本发明优点是:
低温下(<40℃),本透气膜的透气率极大;但大于特定的温度(>68℃)后,本新发明透气膜的透气率急速下。本发明可通过调整石蜡的熔点,可以随意调整透气率的变化,达到上诉温度范围内的任何温度。使自发热保暖贴的性能大大改进,也使自发热保暖贴的应用范围扩大。
附图说明
图1为透气率随温度而变化的微透气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透气度试验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的透气度随温度而变化的微透气膜,包括基布1和涂覆在所述基布1一侧的控制层2。
当温度低于控制层2的材料熔点的温度时,控制层2的材料变成板腊状态,随外力的作用下龟裂,产生裂隙3,从而使基布1的透气率提高。
实施例1
基布1的材料:涤纶水刺布(100g/m2);
控制层2的材料:熔点为40℃的石蜡;
制备方法:
将石蜡加热熔融,然后通过喷涂的方法,涂布在基布1上,涂布厚度为0.3mm,冷却,即可获得所述的透气率随温度而变化的微透气膜。
采用王研式透气度规定的方法,日本工业规格,JIS P 8117,进行检测,结果见图2。
由上述实验数据表明,当温度低于石蜡熔点时,膜的透气度值小,既透气量大而稳定。当温度高于石蜡熔点时,膜的透气度值急剧增大,既透量变小。所以本发明可以制造透气率随温度而变化的微透气膜。
王研式透气度定义:100毫升(STP)空气在0.01276大气压推动下,通过待测膜截面6.424cm2所需要的时间。
实施例2
基布1的材料:涤纶水刺布(100g/m2);控制层2的材料:熔点为60℃的石蜡;
将石蜡加热熔融,然后喷涂在涤纶水刺布上,涂布厚度为0.2mm;然后冷却,即可获得所述的透气度随温度而变化的微透气膜。采用王研式透气度规定的方法,日本工业规格,JIS P8117,进行检测,结果见图2。
王研式透气度定义:100毫升空气在0.01276大气压推动下,通过待测膜截面6.424cm2所需要的时间(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暖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暖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1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