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系统和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1698.5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蒋志辉;卢丽;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8 | 分类号: | B60R16/08;B60S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车 先行 保护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系统,包括:主油缸(20)、支腿油缸(22)、第一电控换向阀(11)、第三电控换向阀(13)、压力油源,其中,所述第一电控换向阀(11)和第三电控换向阀(13)的进油口均连接至压力油源的出油口,所述第一电控换向阀(11)和第三电控换向阀(13)的工作口分别连接至所述主油缸(20)和所述支腿油缸(22),所述第一电控换向阀(11)和第三电控换向阀(13)的回油口均与回油路连接,所述第一电控换向阀(11)用于控制所述主油缸(20)的动作,所述第三电控换向阀(13)用于控制支腿油缸(22)的动作,所述主油缸(20)用于举升背罐车的举升臂,所述支腿油缸(22)用于控制背罐车支腿收缩或伸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7)和第一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7)用于检测所述支腿油缸(22)的无杆腔的压力;
所述第一控制器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7)的压力信号,在所述支腿油缸(22)的无杆腔的压力大于等于设定值时,向所述第一电控换向阀(11)发送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电控换向阀(11)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主油缸(20)开始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油缸(21),所述移动油缸(21)用于移动所述背罐车的筒仓;
第二电控换向阀(12),所述第二电控换向阀(12)的进油口、出油口、回油口分别连接至所述压力油源的出油口、所述移动油缸(21)和回油路,所述第二电控换向阀(12)用于控制所述移动油缸(21)的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阀(5),设置所述移动油缸(21)的无杆腔与所述第二电控换向阀(12)组成的油路上,在所述筒仓的重量超载时,将所述移动油缸(21)的无杆腔的压力油泄至回油路,以停止所述移动油缸(21)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5)包括溢流阀或卸荷阀,在所述筒仓的重量超载时,所述移动油缸(21)的无杆腔的油路上的压力超出所述溢流阀或所述卸荷阀的压力阈值,所述溢流阀或所述卸荷阀执行泄油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阻尼阀(2)、电磁阀(3)、速度传感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单向阻尼阀(2)与所述电磁阀(3)并联设置于所述主油缸(20)无杆腔的油路上,所述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背罐车的举升臂上,用于检测所述举升臂的运动速度;
所述第二控制器在根据所述速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判断出所述举升臂的运动速度超出速度阈值时,向所述电磁阀(3)发送第一电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阀(3)换向,使所述主油缸(20)的无杆腔的液压油通过所述单向阻尼阀(2)回油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电控换向阀(11)发送第二电信号,以减小所述第一电控换向阀(11)的开度。
7.一种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方法,所述背罐车包括主油缸、第一电控换向阀、第三电控换向阀、支腿油缸、主油缸,所述支腿油缸用于控制支腿收缩或伸展,所述第一电控换向阀用于控制所述主油缸换向,所述主油缸用于举升所述背罐车的举升臂,所述第三电控换向阀用于控制支腿油缸的动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支腿油缸的无杆腔的压力;
在所述支腿油缸的压力大于等于设定值时,向所述第一电控换向阀发送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电控换向阀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主油缸开始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罐车支腿先行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罐车还包括移动油缸和第二电控换向阀,所述移动油缸用于移动所述背罐车的筒仓,所述第二电控换向阀用于控制所述移动油缸的动作;所述支腿先行保护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移动油缸的无杆腔的油路上的压力,在所述压力超出压力阈值时,将所述移动油缸的无杆腔中的液压油泄入回油路,以停止所述移动油缸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16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后门双开门锁体
- 下一篇:一种纸质拼图的生产工艺和纸质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