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光谱仪波长校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2005.4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9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水;张洪喜;孙权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光谱仪 波长 校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长校准方法,尤其是一种紫外光谱仪波长校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谱的量值溯源体系中,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光波长可溯源到原子频标,但是在紫外波段还处于研究阶段。现阶段国际上对于紫外光波长定标大多采用原子谱线灯的校准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将光谱标准灯在规定电流(或电压)下点亮,在规定时间内预热,然后将标准灯的辐射光耦合至紫外光谱仪,记录光谱仪波长示值,并与光谱标准灯的标准值进行比较。由于低压汞灯的谱线能量太小,还无法实现量值溯源,低压汞灯的标准值一般为生产商给出值,或科研生产的默认值。
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紫外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紫外光谱仪的应用也随之增加。波长准确性是考核紫外光谱仪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现阶段主要采用原子谱线灯(低压汞灯、空心阴极灯等)的特征谱线来校准紫外光谱仪波长,该方法存在的缺点主要有:
(1)原子谱线灯的线宽较宽,不能满足高分辨率紫外光谱分析仪的校准要求。如海洋光学的一款紫外光谱仪,分辨率优于0.01nm,光谱仪依靠波长灯定标,光谱准确度只有0.5nm,远低于光谱分辨率。
(2)原子谱线灯的特征谱线易受到灯内压强、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校准结果产生较大的不确定度。
(3)市场上有很多生产光谱标准灯的厂商,但是他们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导致生产的光谱标准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用这类标准灯来校准紫外光谱仪不能保证准确性,也不能解决波长校准的溯源问题。
针对目前紫外光谱仪波长校准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利用532nm激光通过倍频得到266nm激光,激光的窄线宽特性可满足高分辨率紫外光谱仪的波长校准要求;为了保证波长源输出波长准确且稳定,本发明对532nm的基频光进行了稳频处理,将其频率稳定在碘分子的特征谱线上,从而保证了266nm波长的稳定性。
实验表明本发明性能稳定、准确度高,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建立一套紫外标准波长源,该波长源的输出波长稳定且准确度高,并且可溯源到自然基准和国家标准,从而有效解决现有紫外光谱仪波长校准方法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主要由532nm基频激光器、稳频系统、倍频系统及伺服控制系统组成,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为:532nm的基频激光器通过分光元件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稳频装置,稳频装置提供一个频率稳定的参考频率,如果基频激光的频率偏离参考频率,稳频装置会产生反馈信号,该信号通过伺服控制系统,调节基频激光器的腔长,保证532nm的基频光频率稳定在稳频装置提供的参考频率上,保证532nm的激光频率的稳定;另一路通过倍频装置产生266nm的紫外激光,由于532nm基频光频率稳定,则266nm的倍频激光的频率也会保持稳定,通过光耦合系统后,进入紫外光谱仪,开展紫外光谱仪校准。同时,装置可产生具有严格倍数关系的1064nm、532nm及266nm激光,可对光栅型光谱仪的波长线性进行校准。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波长准确度高,可满足高分辨率紫外光谱仪的波长校准要求。
(2)具有稳频系统,可保证输出波长的稳定性。
(3)具有波长溯源性,波长可溯源到自然基准和国家标准。
(4)可产生具有严格倍数关系的激光,对紫外光谱仪的波长线性进行校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266nm标准波长产生流程示意图
图2532nm、1064nm激光产生流程示意图
图3碘分子吸收稳频原理流程示意图
图4环形倍频腔原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主要由532nm基频激光器、稳频系统、倍频系统及伺服控制系统组成,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20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强PET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降解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