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液控制系统液控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2188.X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8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陶刚;孟飞;陈慧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王庆海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系统 模块 | ||
1.一种电液控制系统液控模块,所述电液控制系统液控模块包括主阀体(804)、上阀体(808)以及连接所述主阀体(804)和所述上阀体(808)的隔板(805);
所述电液控制系统液控模块还包括功能模块、驱动模块和辅助模块;其中:
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主油压调压阀(D1)、主控制油压调压阀(D2)、排油背压阀(D4);
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先导控制阀(D5)、双边节流滑阀(D6)、主油压反馈控制阀(D8);
所述辅助模块包括先导控制油压蓄能器(D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液控模块,其中:
所述功能模块布置在所述主阀体(804)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液控模块,其中:
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辅助模块布置在所述上阀体(808)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液控模块,其中:
所述电液控制系统液控模块还包括油泵(D0)和溢流阀(D3);所述油泵(D0)泵油经所述溢流阀(D3)输出至所述主油压调压阀(D1),主油压经所述主油压调压阀(D1)调整后,通往所述主控制油压调压阀(D2),所述先导控制阀(D5)控制所述双边节流滑阀(D6),所述主油压反馈控制阀(D8)反馈至所述主油压调压阀(D1)来调整主油压的大小,所述先导控制油压蓄能器(D7)稳定所述先导电磁阀(D5)的输出油压,使所述双边节流滑阀(D6)的输出油压稳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液控模块,其中:
所述双边节流滑阀(D6)输出的工作油压通往液压执行元件,所述液压执行元件的输出和所述主控制油压调压阀(D2)的输出回油全部经过所述排油背压阀(D4)排回到油泵油底壳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液控模块,其中:所述液压执行元件为离合器(C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液控模块,其中:
所述主阀体(804)包括主阀体实体层和主阀体虚拟层,其中所述主阀体实体层包括所述主阀体(804)的上下表面,所述主阀体虚拟层为所述功能模块中的液压元件在所述主阀体(804)中所在的剖面层;
所述上阀体(808)包括上阀体实体层和上阀体虚拟层,其中所述上阀体实体层包括所述上阀体(808)的上下表面,所述上阀体虚拟层为所述驱动模块中的液压元件在所述上阀体(808)中所在的剖面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液控模块,其根据如下分层方法布局:
步骤一、完成所述主阀体虚拟层和所述上阀体虚拟层中液压元件的布局布置;
步骤二、根据上述步骤二中液压元件的布局布置,完成所述主阀体实体层和所述上阀体实体层中油道及油孔的布局布置;
步骤三、完成所述主阀体实体层油道与油孔与所述主阀体虚拟层油道与油孔的连接,所述上阀体实体层油道与油孔与所述上阀体虚拟层油道与油孔的连接;
步骤四、根据所述主阀体上表面油道及油孔的布局布置与所述上阀体下表面油道及油孔的布局设计,完成所述隔板(805)上的功能孔布置,使得所述主阀体上表面油道及油孔与所述上阀体下表面油道及油孔通过所述隔板(805)上的功能孔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21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螺丝压扣式接线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带灯防水按键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