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煅烧磷石膏的回转炉窑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2301.4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顾潘 | 申请(专利权)人: | 息烽捷浪建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1/26 | 分类号: | C04B11/26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刘学诗 |
地址: | 551100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煅烧 石膏 回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转窑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煅烧磷石膏的回转炉窑。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外烧式回转窑是外部加热的回转窑,外烧式回转窑的热效率较低,仅为28-35%,实际耗能为(18.4-20.9)×105KJ/t每吨建筑石膏,折合耗能每千克400-500kca;传统回转窑燃烧有多个炉门,分别使用原煤不经过粉碎,直接在炉排中燃烧,每个燃烧区温都是800℃左右,原煤未能充分燃烧,造成浪费,整个回转窑温度一样,容易造成磷石膏产品质量不稳定,发生过烧或过生,不易控制,整个回转窑炉墙都是燃烧区,煤烟粉尘没有办法处理,直接通过烟囱排出,造成环境污染,达不到环保要求,针对上述缺陷将沸腾炉与回转窑相结合达到既节煤,又充分利用热量,通过旋风除尘,达到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热效率高的煅烧磷石膏的回转炉窑,它的结构组成包括炉窑、转窑筒、静电除尘器三大部分,炉窑的长度与转窑筒的煅烧烘干区的长度相一致,为矩形炉体,转窑筒两端设有支撑托轮,进料端设有转动齿轮,由减速机及电机带动,转窑筒中间筒体水平设置在炉窑中央,炉窑的进料端设有燃烧室,燃烧室下边为炉排和风室、鼓风机、排渣管,炉窑的顶部设有三道隔墙,分别为高温区隔墙、中温区隔墙,恒温区隔墙,在三道隔墙之间还设有两道比隔墙短的上挡火墙;炉窑底部设有两道下隔墙,分别为中、高温下隔墙,中恒温下隔墙,两道隔墙之间分别设有三道较下隔墙短的下挡火墙,将炉窑底部分隔成六个沉降室,使燃烧的热烟气中的较粗粉尘得以沉降,转窑筒的内壁上设有成圆周均布的烟气火管,转窑筒的出料端筒体圆周上开设有热烟气进口和出口,并与转窑筒内壁所设的烟气火管两端分别相连通,转窑筒的进料端外圆周设有环形集气罩,将转窑筒体进料端外圆上设的热烟气出口集中收集,通过环形集气罩的烟气出口,再通过烟气引风机及尾管与静电除尘器的烟气进口连接。静电除尘器为一封顶的圆筒形结构,外圆周设有保温层,内圆周壁设有均匀分布的电极棒,烟气从下部侧壁引入通过中心管道经上端进入除尘腔经电极棒静电除尘,烟气从烟气出口管底端经除尘后的烟气通过烟气出口与引风机连接排入烟囱;静电除尘器下端设有螺旋进料机将粉尘收集排出。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将沸腾炉与回转窑相结合,能充分利用热量,增加磷石膏与转窑烟火管的接触面,并起翻转物料作用,磷石膏不与烟气接触,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白度,既节约了能源又达到了烟气粉尘的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煅烧磷石膏的回转炉窑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回转炉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a为转窑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b为环形集气罩横剖面示意图。
图4a为静电除尘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窑、2-上档火墙、2.1-高温区上隔墙、2.2-中温区上隔墙、2.3-恒温区上隔墙、3-下挡火墙、3.1-中高温下隔墙、3.2-中、恒温区下隔墙、4-燃烧区、5-风室、6-鼓风机、7-排渣管、8-转窑筒、9-热烟气进口、10-烟气出口、11-风管、12-烟气火管、13-环形集气罩、14-除尘烟气进口管、15-除尘烟气出口管、16-保温层、17-螺旋进料机、18-电极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煅烧磷石膏的回转炉窑的具体实施方式,对照附图进一步加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息烽捷浪建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息烽捷浪建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2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