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工具及其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2717.6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7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谢炬烽;吴日葵;蒋贤斌;方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世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16 | 分类号: | B23B45/16;B25F5/00;B25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新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6 | 代理人: | 杨胜军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及其 外壳 | ||
1.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外壳,用于将电动工具的工作头的驱动系统安装在外壳中,其中,所述外壳包括外壳基体和至少将所述驱动系统的电动机的一对碳刷和转子轴轴承支撑在所述外壳基体中的支架;
所述外壳基体由第一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支架由耐高温性和耐冲击性优于所述第一塑料材料的第二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外壳包括彼此组合的第一外壳基体和第二外壳基体,所述支架包括由第一外壳基体承载的第一支架部分和由第二外壳基体承载的第二支架部分;
在第一外壳基体和第二外壳基体的组合状态下,第一支架部分和第二支架部分组合而形成完整的支架,使得第一支架部分从一侧支撑着所述一对碳刷和转子轴轴承,第二支架部分从另一侧支撑着所述一对碳刷和转子轴轴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第一塑料材料为增强聚丙烯,所述第二塑料材料为增强尼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第一塑料材料为玻纤增强聚丙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第二塑料材料为玻纤增强尼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第二塑料材料为玻纤增强PA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支架单独制成、再被组装到外壳基体上;或者
所述支架直接形成在外壳基体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驱动系统还包括与电动机的转子轴相连的传动机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部分具有一对刷架保持部,每个刷架保持部从一侧支撑着相应的刷架,每个刷架中装有一个所述碳刷;
所述第二支架部分具有一对柱,每个柱从另一侧支撑着相应的刷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壳,其中,每个刷架保持部与相应的刷架之间设有约束刷架相对于电动机的换向器的轴向和径向位置的保持结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部分还具有第一轴承座部分,所述第二支架部分还具有第二轴承座部分;
所述第一轴承座部分与第二轴承座部分协作而形成用于支撑转子轴轴承的完整的轴承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第一轴承座部分与第二轴承座部分之间设有定位结构和/或锁定结构,用于对第一轴承座部分和第二轴承座部分进行定位和/或将它们锁定在一起,由此实现第一支架部分与第二支架部分的组合。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部分与第一外壳基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而将第一支架部分组合在第一外壳基体上的配合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支架部分与第二外壳基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而将第二支架部分组合在第二外壳基体上的配合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第一支架部分与第一外壳基体之间的配合结构为插块与插槽。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第二支架部分与第二外壳基体之间的配合结构为插块与插槽。
15.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外壳为冲击型电动工具的外壳。
16.一种电动工具,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壳;以及
安装在外壳中的驱动系统,用于驱动电动工具的工作头。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中,所述电动工具为冲击型电动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世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博世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27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