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纹管信号电缆接地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3002.2 | 申请日: | 2012-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9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威一;邵文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荣联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4/20;H01R4/64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32219 | 代理人: | 陆平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纹管 信号 电缆 接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移动通信基站主信号电缆、微波通信信号电缆防雷防电磁干扰
接地领域,特别是涉及到该领域中的波纹管信号电缆接地卡件。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移动通信基站主设备和微波通信主设备,降低信号收发系统的电磁干扰和雷电产生的强电流将主设备击穿的风险,移动基站主信号电缆和微波通信信号电缆进入机房设备之前须采用三点式接地,其接地卡件将对信号电缆起到接地保护作用。目前上述设备中的接地卡主要有环扣式接地卡、标准型接地卡、骨架型接地卡三种,而环扣式接地卡、标准型接地卡只有紫铜带做成的接地件,没有配套的密封件,一般情况下是采用胶泥、胶带作防水材料,接触件和电缆间的压力是依靠胶泥和胶带的松紧来保证,所以接触的可靠性和长期工作时的稳定性与安装过程有很大的关系;骨架型接地卡是在外面橡胶骨架内两端面贴胶泥,只能使用一次,多次使用会引起漏水。由于以上缺点,长期以来移动通信基站主信号电缆和微波通信信号电缆接地卡带来很多的不安全性和对主设备的防护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波纹管信号电缆接地卡件,它能克服现有以上产品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波纹管信号电缆接地卡件,包括密封垫片、内六角螺栓、铰链,其特征在于:密封件内腔中部设置有内接触件,密封件外圈设置有铰链;所述的铰链,是由上铰链片、铰链轴、下铰链片所组成;在上铰链片与下铰链片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垫片,并由内六角螺栓依次穿过上铰链片、密封垫片与下铰链片联接;所述的内接触件是在压接管上采用高温铜焊接触铜件,并用夹具保证二者之间成45度夹角,压接管外圈波纹形状和波纹管信号电缆外形尺寸一致;所述的密封件内腔两端设置有内波纹槽,内腔中部与内接触件中的压接管外形结构一致,密封件上的接地线出口尾管内腔插有电缆。本发明操作方便,能重复多次安装、使用,防水等级达到IP67、接触电阻≤1mΩ,接地电线与内接触件接头拉脱力≥300N,冲击电流大于300A的技术要求,完全满足现有的移动通信基站主信号电缆和微波通信电缆设备的防雷接地保护的要求。解决了移动基站主信号电缆和微波通信信号电缆原接地卡接触电阻大,长期工作可靠性不高,防水性能差,安装随意性大,不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缺陷,本发明既能保证内接触件和信号电缆间有较小的接触电阻,又能满足长期在户外的防水性能和瞬间大电流冲击,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向视图;
图3是密封件结构示意;
图4铰链结构示意图;
图5内接触件结构示意图中的主视图;
图6内接触件结构示意图中的俯视图;
1.密封垫片, 2.内六角螺栓, 3.铰链, 4.密封件, 5.内接触件, 6.电缆, 7.接线鼻, 8.黑热缩套管, 9.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1.上铰链片, 3-2.铰链轴 , 3-3. 下铰链片,4-1.接地线出口尾管,5-1.压接管, 5-2.接触铜件。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波纹管信号电缆接地卡件,包括密封垫片1、内六角螺栓2、铰链3,其特征在于:密封件4内腔中部设置有内接触件5,密封件4外圈设置有铰链3;所述的铰链3,是由上铰链片3-1、铰链轴3-2、下铰链片3-3所组成;在上铰链片3-1与下铰链片3-3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垫片1,并由内六角螺栓2依次穿过上铰链片3-1、密封垫片1与下铰链片3-3联接;所述的内接触件5是在压接管5-1上采用高温铜焊接触铜件5-2,并用夹具保证二者之间成45度夹角,压接管5-1外圈波纹形状和波纹管信号电缆外形尺寸一致;所述的密封件4内腔两端设置有内波纹槽,内腔中部与内接触件5中的压接管5-1外形结构一致,密封件4上的接地线出口尾管4-1内腔插有电缆6。具体实施时,(1)、内接触件:如图5所示,内接触件采用T2紫铜,根据基站信号波纹管电缆的外导体尺寸和形状冲压成型,包合信号电缆外径面积≥90%,内接触件中的压接管和接触铜件间采用高温铜焊工艺,并用夹具保证二件之间成45度夹角,压接管的内径将根据接地电缆尺寸来定,一般为16㎜2或25㎜2接地线。(2)、密封件: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内接触件与波纹管电缆间接触紧密可靠,密封件在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接触可靠性和防水性的二个重要指标。一是接触可靠性,密封件内腔中部与内接触件中压接管外形结构一致,保证在压紧的情况下能完全接触;二是防水性结构设计,采用二种结构设计,其中一种是密封件内腔两端与信号电缆外护套接触处设计成内波纹槽,密封件与信号电缆外护套在压紧的情况下波纹槽发生形变,与信号电缆外护套间紧密接触,长期工作不漏水。二是内接触件上的接触铜件为接地电缆出线口,采用45度结构设计,接地电缆出线口与安装信号电缆垂直向下,确保电缆安装后接地线和电缆垂直向下,保证长年户外工作防水要求。密封件上的接地线出口尾管内径与接地电缆外径相配,密封件采用抗老化、防紫外线、耐酸碱及耐高低温的橡胶作原材料,可在户外长期工作并多次重复使用,密封件下端的凸块卡在上铰链片上端设置的槽中用于定位。(3)、铰链:如图4所示,上铰链片、 下铰链片采用优质的304不锈钢2mm厚的钢板冲压成形,根据密封件的外形做成对合式铰链,保证螺丝拧紧的情况下,密封件开口处百分之百密闭,安装固定可靠,如图2所示,在螺丝拧紧的情况下,螺纹间还有一定间隙,在满足防水的要求下,对内接触件和电缆间保持一定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荣联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荣联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3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插座
- 下一篇:一种基于共振隧穿机制的双缝隙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