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53584.4 申请日: 2012-07-20
公开(公告)号: CN102817289A 公开(公告)日: 2012-12-12
发明(设计)人: 赵勇;刘波;邓飞;张杨;李贞;丁国训;项林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E01B25/10 分类号: E01B25/10;E01B25/12
代理公司: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代理人: 谢殿武
地址: 408102 重***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跨坐 单轨 交通 轨道 可挠式 道岔 梁梁段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支撑和沿水平方向可挠性变形的可挠梁主体;所述行走支撑包括行走面和可挠侧支撑板,行走面沿纵向水平固定支撑于可挠梁主体上部,可挠侧支撑板包括位于侧上方的两个导向板和位于侧下方的两个稳定板,两个导向板分别沿纵向设置于可挠梁主体靠上两侧形成导向面,两个稳定板分别沿纵向设置于可挠梁主体靠下两侧形成稳定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向板和两个稳定板至少一端以可沿纵向滑动的方式单自由度设置于可挠梁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挠梁主体为箱梁结构,箱梁结构的腹板为箱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挠度驱动杆和驱动组件,挠度驱动杆包括位于两个导向板之间的上挠度驱动杆和位于两个稳定板之间的下挠度驱动杆,上挠度驱动杆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导向板内侧表面固定连接,下挠度驱动杆两端分别对应与两个稳定板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上挠度驱动杆和下挠度驱动杆沿其纵向移动并根据可挠梁主体的挠性变形而对应于两个导向板和两个稳定板施加挠性变形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面、导向板和稳定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叉形板,纵向相邻可挠式道岔梁梁段的行走面之间、导向板之间和稳定板之间的叉形板的叉指可相互交错设置接合形成平面,其中,用于与轻轨轨道Ⅰ和轻轨轨道Ⅱ的行走面接合的可挠道岔梁的行走面一端的叉形板为可上下摆动的活动叉形板,活动叉形板的叉指的下表面为中间突出的斜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均以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可挠梁主体的上凸轮轴及下凸轮轴,设有螺纹形端面凸轮的上挠度驱动杆和下挠度驱动杆分别对应与上凸轮轴和下凸轮轴的螺纹形端面凸轮对应设有用于使螺纹形端面凸轮嵌入的驱动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轮轴和下凸轮轴分别设有铰接耳,一拉杆两端分别对应铰接于上凸轮轴的铰接耳和下凸轮轴的铰接耳,该铰接的转动自由度方向与上凸轮轴和下凸轮轴的转动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面横向两侧边为与两个导向板挠性变形相适应的折线形或弧形曲线;所述两个导向板和两个稳定板均为沿纵向由两端向中间阶梯状和平滑过渡逐渐变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其特征在于:导向板和稳定板分别一端通过对应的圆柱销铰接于可挠梁主体,另一端通过对应的滑块销与可挠梁主体沿纵向滑动配合;所述圆柱销通过外套的自润滑滑动轴承转动配合设置于一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对应固定设置于导向板和稳定板或可挠梁主体,与铰接座对应并与圆柱销配合在可挠梁主体或对应的导向板和稳定板上设置铰接耳,圆柱销与自润滑滑动轴承配合的外圆设有润滑油槽,与润滑油槽连通设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设置于圆柱销端部并通过设置于圆柱销内的润滑油道与润滑油槽连通;所述导向板和稳定板上分别设置带有纵向滑槽的滑座,滑块销可沿纵向单自由度滑动配合的方式设置于纵向滑槽,且滑块销连接于可挠梁主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跨坐式单轨交通轨道可挠式道岔梁梁段,其特征在于:所化滑块销为组合式结构,包括设有中心孔的矩形滑块和穿过中心孔与矩形滑块转动配合的轴销,所述矩形滑块的中心孔内圆设有螺旋形润滑油槽,所述矩形滑块通过轴销连接于可挠梁主体;所述纵向滑槽的横截面为矩形且矩形各角形成弧形倒角;可挠梁主体的底板设有纵向滑槽;所述行走面上表面形成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花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35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