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十三吗啉的杀菌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3625.X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3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学权 |
主分类号: | A01N43/84 | 分类号: | A01N43/84;A01N37/50;A01N43/88;A01N43/54;A01N43/653;A01N55/10;A01N43/50;A01N43/36;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300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十三 杀菌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有十三吗啉的杀菌剂。
背景技术
杀菌剂是用于防治由各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类农药,一般指杀真菌剂。但国际上,通常是作为防治各类病原微生物的药剂的总称。随着杀菌剂的发展,又区分出杀细菌剂、杀病毒剂、杀藻剂等亚类。据调查,全世界对植物有害的病原微生物(真菌、强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病毒、藻类等)有8万种以上。使用杀菌剂是防治植物病害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早期的杀菌剂都是无机化合物,其中如硫磺粉和铜制剂(如波尔多液)至今仍在使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发出了有三个主要系列的有机硫杀菌剂:福美类、代森类(如代森锌)和三氯甲硫基二甲羧酰亚胺类,此外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砷杀菌剂也有发展。这些杀菌剂大多是保护剂,应用上有局限性。六十年代以来,更多化学类型的杀菌剂不断出现,其中最重要的进展是内吸性杀菌剂的问世。与此同时,农用抗生素也有较快的发展。有机汞、有机砷和某些有机氯杀菌剂,因毒性或环境污染问题而渐被淘汰。新一代的内吸剂杀菌剂由于防治效果提高而使杀菌剂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到八十年代,杀菌剂的品种已超过200种。
目前,杀菌剂的品种繁多,其中,十三吗啉是一种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可以通过植物的根、茎、叶吸收入植物体内,并在木质部向上移动,但在创皮部只有轻微程度的转移,因施药后会受气候因子影响,所以持效期不稳定,并且容易产生抗药性。
嘧菌酯:纯品为白色结晶固体,原药为棕色固体,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高效、广谱,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主要用于谷物、水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咖啡、草坪等。
醚菌酯:原药为白色粉末结晶体,是一种高效、广谱、新型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甜瓜白粉病、黄瓜白粉病、梨黑星病等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效。醚菌酯不仅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同时兼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与其它常用的杀菌剂无交互抗性,且比常规杀菌剂持效期长,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氟嘧菌酯:作用机理与特点同嘧菌酯及其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一样,也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氟嘧菌酯应用时期广,无论在真菌侵染早期如孢子萌发、芽管生长以及侵入叶部,还是在菌丝生长期都能提供非常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但对孢子萌发和初期侵染最有效。因具有的优异的内吸活性,它能被快速吸收,并能在叶部均匀地向顶部传递,故具有很好的耐雨水冲刷能力。
乙嘧酚:属杂环类杀菌剂,纯品外观为白色粉状固体,原药外观为白色粉状固体。对草莓、西瓜、黄瓜、葡萄等许多作物白粉病的实际防效、对作物的安全性高。
苯醚甲环唑: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抑制细胞壁甾醇的生物合成,阻止真菌的生长,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物,杀菌谱广,可有效防治黑星病,黑痘病、白腐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褐斑病、锈病、条锈病、赤霉病等。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中安全性比较高的,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
氟硅唑:内吸性杀菌剂,可抑制甾醇脱甲基化,破坏和阻止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不能形成,使病菌死亡,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致病害有效,对卵菌无效,对梨黑星病有特效。主要可用于防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类真菌,如苹果黑星菌、白粉病菌,禾谷类的麦类核腔菌、壳针孢属菌、钩丝壳菌等,球座菌及甜莱上的各种病原菌,花生叶斑病。
丙环唑: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学权,未经王学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3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