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3764.2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8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良;张波;肖正辉;陈洁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20 | 分类号: | H01G9/20;H01G9/1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料 太阳能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储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本太阳能电池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顶面导电玻璃衬底(1)、TiO2储电层(2)、第一电解液层(3)、隔膜(4)、第二电解液层(5)、储电层(6)和底面导电玻璃衬底(7);
所述TiO2储电层(2)是将TiO2和储能材料按质量比5:10-24混合球磨后溅射在顶面导电玻璃衬底(1)的导电面上随后浸泡在染料溶液中24小时并真空干燥后形成的TiO2储电层(2);
所述储电层(6)是将储能材料喷涂或沉积在底面导电玻璃衬底(7)的导电面上形成的储电层(6);
所述TiO2为纳米级多孔TiO2,所述储能材料选自碳材料、聚苯胺类材料或金属氧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材料是纳米球形碳材料;
所述金属氧化物选自MnO2、NiO或Ni2O3;
所述聚苯胺类材料为聚苯胺;
所述染料选自N3、N719或C1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TiO2储电层(2)的厚度为500-20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解液层(3)和第二电解液层(5)由液态电解质构成,所述液态电解质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碳酸甲乙酯中的一种与一甲基三乙基四氟硼酸铵、四乙基四氟硼酸铵中的一种按体积比1:1的比例形成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膜(4)选自聚丙烯膜、隔膜纸或高分子半透膜。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操作:
a、将TiO2和储能材料混合并于400-800℃球磨1-3小时得混合料,然后通过混合溅射法将所述混合料溅射在顶面导电玻璃衬底(1)的导电面上,随后浸泡在染料中24小时并真空干燥形成TiO2储电层(2);
b、在温度不高于300℃的条件下将储能材料喷涂或沉积在底面导电玻璃衬底(7)的导电面上形成储电层(6);
c、在TiO2储电层(2)与储电层(6)之间插入隔膜(4),压合后注入液态电解质,分别在TiO2储电层(2)与隔膜(4)之间形成第一电解液层(3)、在储电层(6)与隔膜(4)之间形成第二电解液层(5);将由顶面导电玻璃衬底(1)、TiO2储电层(2)、第一电解液层(3)、隔膜(4)、第二电解液层(5)、储电层(6)和底面导电玻璃衬底(7)构成的层结构在外周进行密封形成储能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37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