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伺服机构与发动机的传动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3949.3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3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汤力;刘凤江;聂振金;刘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北京实验工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D1/033 | 分类号: | F16D1/033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机构 发动机 传动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伺服机构与发动机的结构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伺服机构与液体发动机之间旋转运动和力矩传递的双曲柄式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2吨以下液体发动机的推力矢量控制的伺服机构主要由直线运动输出式和旋装运动输出方式,液体发动机摇摆输入轴由于受发动机工作高温的影响,不可能进行精确的径向定位安装,且发动机轴在高温情况下变形较大,因此发动机的摇摆输入轴需要留有足够的运动间隙,以保证在高温工作时不至于出现卡滞,而作为驱动发动机轴转动的伺服机构是一套精密的机械装置,它的输出轴必需进行精确的定位,以保证一定的动态和静态性能。
目前使用的伺服机构与发动机的传动方式是单曲柄端面齿的方式,如图1所示,虽然其也能适应发动机轴定位不精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是伺服机构直线运动与发动机轴旋转运动的传递,且随着运动角度的增大传递效率降低,当运动到60度时,传动效率只有5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伺服机构与发动机的传动连接装置,它能够解决旋转输出式伺服机构与发动机轴的传动连接问题,适应发动机轴的高温变形,同时能够解决伺服机构与发动机传动效率低的问题,降低伺服机构与发动机的传动间隙。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伺服机构与发动机的传动连接装置,它包括输出轴曲柄,输出轴曲柄通过螺钉和销钉与伺服机构输出轴连接在一起,拨销压入输出轴曲柄端部的孔内并将输入轴曲柄与输出轴曲柄连接在一起,输入轴曲柄通过大螺钉与发动机输入轴连接。
所述的拨销过盈压入输出轴曲柄端部的孔内并将输入轴曲柄与输出轴曲柄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适应发动机摆轴在工作时的高温变形;可用于旋转输出的伺服机构与发动机的传动和连接;实现了伺服机构与发动机的高效传动,传动效率接近达90%以上,效率与摆动角度无关;减小了伺服机构与发动机之间的传动环节和间隙;体积小巧,制造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伺服机构与发动机的传动连接装置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1输出轴曲柄,2输出轴,3销钉,4输入轴曲柄,5拨销,6输入轴,7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伺服机构与发动机的传动连接装置包括输出轴曲柄1,输出轴曲柄1通过螺钉和销钉3与伺服机构输出轴2固连在一起,安装简单,这样将伺服机构输出轴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轴曲柄1的摆动,拨销5过盈压入输出轴曲柄1端部的孔内并将输入轴曲柄4与输出轴曲柄1链接在一起,输出轴曲柄1在摆动的同时通过拨销5拨动输入轴曲柄4共同摆动,输入轴曲柄4通过大螺钉7与发动机输入轴6固连,这样输入轴曲柄4的摆动就转化为了发动机输入轴6的旋转运动,至此实现了伺服机构的输出轴2与发动机的输入轴6的传动。
在发动机工作的时候,发动机的输入轴6、大螺钉7、输入轴曲柄温度高达300℃以上,变形异常严重,但是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形无法继续向输出轴曲柄1传递,同时适当的缝隙也减缓了热量的传导。
本发明所中除了拨销5与输入轴曲柄4存在较小的摩擦力外,没有其它环节消耗传递的力矩,因此任何角度时传动效率均接近100%。
本发明传动环节也只在拨销5与输入轴曲柄4之间存在间隙,并且该间隙除以输入轴曲柄4的旋转半径才构成角度传动间隙,因此本发明传动间隙极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北京实验工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北京实验工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39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