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钢丝进行脱脂处理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4258.5 | 申请日: | 2012-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9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徐一铭;徐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胜达钢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1/04 | 分类号: | C25F1/04;C25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6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215638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 进行 脱脂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脂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钢丝进行脱脂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胎圈钢丝日常生产过程中,钢丝在拉拔过后表面会残留大量皂化脂等油脂,这种皂化脂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无法彻底清除。这些皂化脂会对胎圈钢丝后续的镀铜工艺产生极大的影响,造成胎圈钢丝的镀层表面质量不佳以及橡胶粘合力降低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对胎圈钢丝进行脱脂的方法为:采用单一的酸液对胎圈钢丝进行清洗。该方法的缺点为:很难将胎圈钢丝表面残留的皂化脂去除,胎圈钢丝的脱脂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钢丝进行脱脂处理的方法和装置,以实现对胎圈钢丝等钢丝进行有效的脱脂处理。
一种对钢丝进行脱脂处理的装置,包括:
脱脂槽,用于盛装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对穿过电解液的钢丝表面的油脂产生排挤效果,使油脂对钢丝的附和力降低;
直流电源,用于给所述脱脂槽中的电解液提供直流电;
阴极板,用于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阴极,设置在所述脱脂槽中,当钢丝穿过所述阴极板的中空部分时,所述阴极板通过电磁感应使所述钢丝产生氧化反应,使所述钢丝表面产生氧气,该氧气会撞击所述钢丝表面的油脂,将所述油脂撞击成油珠,并将所述油珠带离钢丝表面;
阳极板,用于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阳极,设置在所述脱脂槽中,当钢丝穿过所述阳极板的中空部分时,所述阳极板通过电磁感应使所述钢丝产生还原反应,使所述钢丝表面产生氢气,该氢气会撞击所述钢丝表面的油脂,将所述油脂撞击成油珠,并将所述油珠带离钢丝表面。
一种对钢丝进行脱脂处理的方法,包括:
在钢丝的脱脂槽中盛装电解液,用直流电源给所述电解液供电,所述电解液对穿过电解液的钢丝表面的油脂产生排挤效果,使油脂对钢丝的附和力降低;
在所述脱脂槽中设置阴极板、阳极板,所述阴极板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阴极,当钢丝穿过所述阴极板的中空部分时,所述阴极板通过电磁感应使所述钢丝产生氧化反应,使所述钢丝表面产生氧气,该氧气会撞击所述钢丝表面的油脂,将所述油脂撞击成油珠,并将所述油珠带离钢丝表面;
所述阳极板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阳极,当钢丝穿过所述阳极板的中空部分时,所述阳极板通过电磁感应使所述钢丝产生还原反应,使所述钢丝表面产生氢气,该氢气会撞击所述钢丝表面的油脂,将所述油脂撞击成油珠,并将所述油珠带离钢丝表面。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所述脱脂槽中设置阴极板、阳极板,利用阴极板、阳极板与钢丝之间的电磁感应,可以对胎圈钢丝等钢丝进行有效的脱脂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对钢丝进行脱脂处理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对钢丝进行脱脂处理的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几个具体实施例为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一
该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钢丝进行脱脂处理的装置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包括:
脱脂槽16,用于盛装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对穿过电解液的钢丝表面的皂化脂等油脂产生排挤效果,使油脂对钢丝的附和力降低。该脱脂槽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12,通过该进液口往所述脱脂槽浇注电解液。上述电解液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其水溶液导电能力较强。为了防止对钢丝基体的腐蚀,还要加入少量亚硝酸盐氧化剂。因此,上述电解液的成分为大部分的氢氧化钠和小部分的亚硝酸盐氧化剂。
直流电源11,用于给所述脱脂槽中的电解液提供直流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胜达钢绳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胜达钢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42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