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色滤光片基板及触控式液晶显示屏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5102.9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6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和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3;G02B5/20;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 滤光 片基板 触控式 液晶显示屏 | ||
1.一种用于触控式液晶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其包括基底及设置于该基底的第一侧的电容式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容式触控结构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夹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第二导电层之间的偏光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层还作为该触控式液晶显示屏的电磁屏蔽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层夹于该偏光片与该基底之间,该电磁屏蔽层位于该偏光片远离该基底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层为碳纳米管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中的多个碳纳米管均沿第一方向择优取向延伸且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层包括多条间隔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传感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传感线之间的间隔处界定一开口,该开口为锯齿形或波浪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每条传感线为锯齿形或波浪形,且多条传感线相互平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每条传感线包括多个依序连接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菱形部,相邻的两条传感线的菱形部交错设置,从而相邻的两条传感线的菱形部界定了位于该相邻的两条传感线的锯齿形开口。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层为碳纳米管导电层,该第二导电层中的多个碳纳米管均沿第二方向择优取向延伸且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其进一步包括彩色滤光片,其特征在于:该彩色滤光片设置于该基底的与该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层上还设置有多个与该第一导电层电连接的第一电极,该第二导电层上还设置有多个与该第二导电层电连接的第二电极,该第二导电层用于通过该多个第二电极接收触摸扫描电压,该第一导电层用于通过该多个第一电极连接至触摸感测电路,以使该触摸感测电路通过侦测该多个探测电极的电压变化来判断施加到该电容式触控结构上的触摸动作的位置。
14.一种触控式液晶显示屏,其包括第一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及夹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第一基板为彩色滤光片基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板包括基底及设置于该基底的第一侧的电容式触控结构,该电容式触控结构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夹于该第一导电层与该第二导电层之间的偏光片。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层为碳纳米管导电层,该第一导电层中的多个碳纳米管均沿第一方向择优取向延伸且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层包括多条间隔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传感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层的材料包括氧化铟锡或氧化铟锌。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传感线之间的间隔处界定一开口,该开口为锯齿形或波浪形。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每条传感线为锯齿形或波浪形,且多条传感线相互平行。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每条传感线包括多个依序连接且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菱形部,相邻的两条传感线的菱形部交错设置,从而相邻的两条传感线的菱形部界定了位于该相邻的两条传感线的锯齿形开口。
21.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触控式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层为碳纳米管导电层,该第二导电层中的多个碳纳米管均沿第二方向择优取向延伸且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富纳源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51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