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冻堵的太阳能地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5313.2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8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沈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市华源供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冻堵 太阳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抗冻堵的太阳能地暖系统。
背景技术
地球上的太阳能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因此是一种深受大众欢迎的能源,代表了未来能源的趋势。现在很多地方开始利用太阳能加热热水,并将其用于地暖系统,利用太阳能为房间供热。
但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冬季比较寒冷,如果较长时间没有使用地暖系统的话,那么太阳能热水器的出水管就有可能出现冻堵,使太阳能热水器及整个地暖系统无法继续使用。
另外,在夜晚时,如果继续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为地暖系统供热,那么很难达到预想的取暖效果,必须增加一套辅助供热装置,这就涉及到如何将辅助供热装置与太阳能热水器整合在一起为地暖系统供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抗冻堵的太阳能地暖系统,以用于房间供热,并解决冬季冻堵和热源切换的问题。
本发明的抗冻堵的太阳能地暖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器、辅助供热装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控制器、地暖散热水管、三通阀、回水阀,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水泵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辅助供热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水泵与所述三通阀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三通阀的输出端与地暖散热水管的进水端相连,地暖散热水管的出水端分别通过独立水管与太阳能热水器的进水口、辅助供热装置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回水阀与太阳能热水器的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三通阀、回水阀分别与控制器相连并受控制器控制。
在使用时,用户可以利用控制器来控制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三通阀、回水阀的工作,当三通阀的第一输入端开启而第二输入端关闭时,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水在第一水泵的驱动下流至地暖散热水管内,并将地暖散热水管内的冷水送至太阳能热水器内进行重新加热,通过地暖散热水管与太阳能热水器的热交换,实现了对房间的供热取暖;当三通阀的第一输入端关闭而第二输入端开启时,辅助供热装置中的热水在第二水泵的驱动下流至地暖散热水管内,并将地暖散热水管内的冷水送至辅助供热装置内进行重新加热,通过地暖散热水管与辅助供热装置的热交换,实现了对房间的供热取暖。这样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切换地暖散热水管的热源。
另外,当外界温度过低时,控制器可以启动第一水泵,并开启回水阀,关闭三通阀的第一输入端,使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依次经过第一水泵、回水阀进行闭路循环,从而避免了热水器管道冻堵的问题。此时可以利用辅助供热装置进行供热,因此不会影响地暖系统的正常运行。
由于由用户手动控制比较麻烦,因此有必要设计自动控制方式。针对这个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提出: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太阳能热水器的出水口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地暖散热水管的出水口处。控制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获知地暖散热水管与太阳能热水器的温度差,只有当太阳能热水器的水温高于地暖散热水管的水温时,控制器才会控制切换到太阳能热水器作为热源,如果太阳能热水器的水温等于甚至低于地暖散热水管的水温时,控制器采用辅助供热装置作为热源;当然,为了供热效果,也可以同时采用太阳能热水器、辅助供热装置作为热源。
所述辅助供热装置可以为电热水箱。
本发明的抗冻堵的太阳能地暖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控制方便,可以同时解决热源切换和防冻堵的问题,以减少用户冬季取暖的费用,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抗冻堵的太阳能地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市华源供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泰州市华源供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5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