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线接头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5927.0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0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占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占行波 |
主分类号: | H01R4/38 | 分类号: | H01R4/38;H01R11/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接头 连接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电源导线接头连接部件,属电力领域配套元件。
背景技术
至今为止,对于电源导线接头的连接,不论户内线、户外线、电力干线、软线、硬线的单芯线或多芯线,其接头的连接都是采用两线头对搭相互拧紧的方法连接,这种方法只能保持暂时性的良好导电效果,但是使用时间长了,导线连接部位的表面会因长时间的日晒雨淋以及长期与空气接触而慢慢地被氧化、被腐蚀,造成接头部位局部导电面积减少、电阻值增大、导电不良,导致用电设备工作不稳定,特别是三相电电机,会因导线接头导电不良而缺相,使三相电电动机在二相电的工作状态下工作而被烧毁,有的甚至因导线接头导电不良而导致接头部位打火,促使接头部位温度升高而发生火灾的严重后果。因此,现有技术对电源导线接头连接的方法,是个用电不安全的潜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对电源导线接头连接的缺陷,发明出一种导线接头连接器,有效地克服了上述的不足,它连接使用方便,使用时将待连接的两根线头分别逆向嵌入马蹄形上、下夹件,然后随手压紧,再将两根导线一拉即连接好,由于马蹄形上、下夹件均有鱼牙齿形齿的特殊结构,即将两线头咬合得很紧,并扎入导线表层,同时借助两导线自身重量所产生的拉力,两导线的连接部位会越拉越紧,确保两导线接头间接触面积始终如初,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安全、高效地使用本发明进行电源导线接头连接,达到安全用电的目的。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线接头连接器,包含马蹄形上夹件、马蹄形下夹件、夹板和连接螺丝。其特征在于:马蹄形上夹件和马蹄形下夹件与夹板分别由连接螺丝相互连接组成导线连接器整体。
马蹄形上夹件、马蹄形下夹件与夹板间保持有一定的活动间隙。
马蹄形上夹件、马蹄形下夹件,在马蹄口顶部,小于马蹄口宽度弧度处有各自的鱼牙齿形齿,并且鱼牙齿形齿与夹件水平线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
本发明能方便、快捷、安全、高效地将电源导线接头进行连接,并在连接后借助两导线自身重量所产生的拉力,使两导线越拉越紧,确保两导线接头间接触面积始终如初,在长时间使用中均能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对电源导线接头连接采用两线头对搭相互拧紧的方法连接,会因使用时间长造成导线连接接头部位被氧化,从而导致接头导电不良的现状,以致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达到安全用电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及其使用操作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打开连接导线示意图,
图2为导线连接好后示意图,
图3为截面图。
图中:1、为马蹄形上夹件,2、马蹄形下夹件,3、夹板,4、连接螺丝,5、鱼牙齿形齿,6、连接导线。
具体实施例
图中:马蹄形上夹件(1)、马蹄形下夹件(2)与夹板(3),分别由连接螺丝(4)相互连接构成本发明整体,并且马蹄形夹件(1)、(2)与各夹板(3)保持有一定的活动间隙。在上、下马蹄形夹件的马蹄口顶部,小于马蹄口宽度弧度处加工有鱼牙齿形齿(5),并且鱼牙齿形齿与夹件水平线互成一定的倾斜角度。
使用时,推动马蹄形上夹件(1),使夹板(3)与马蹄形上夹件(1)和马蹄形下夹件(2)互成垂直,使上、下马蹄形夹件开口处于最大状态,将两根待接导线(6)分别嵌入马蹄形上夹件(1)和马蹄形下夹件(2),成图1状态;然后将马蹄形上夹件(1)往左方向压紧并拉紧两根连接导线(6),成图2状态,整个导线连接作业即告结束。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对导线接头连接,其接头部位会因长时间使用被氧化,导致导电不良而酿造的一系列用电不安全的潜在隐患,能使导线接头在长时间通电状态下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并且整个连接过程只需一推、一压、一拉即完成导线连接作业,非常简单方便,广泛适用于户内、户外各种电源导线的接头连接。
本发明结构简单,原材料采用硬度较好、导电性能优良的铜、铝或其它合金材料,加工制作易于实现,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根据导线的各种不同大小线径,生产出大小不一的多种规格型号系列产品,供各种不同规格线径的导线接头连接配套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占行波,未经占行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5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