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化炉坑面保护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5935.5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4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1/00 | 分类号: | F23G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马家骏 |
地址: | 201716 上海市青浦区练***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化 炉坑 保护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焚化炉结构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炉膛保护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属于丧葬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火化炉坑面保护用品通常是一次性的,具体是可以采用一张石棉织物,在遗体火化时,将该石棉织物垫在遗体下炉坑面上,当遗体焚烧殆尽时,石棉织物随遗体一同焚毁,例如,申请号是200620045269.2的专利文件,还有申请号是201120335855.1的专利文件公开的方案。这种保护用品有效减轻了高温对炉坑面的破坏,但是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其一,保护垫焚毁后就不能再循环利用,从而给苦主带来额外的经济开支。目前,一个火化炉用坑面保护材料的费用是2万元左右,人工费用是6千元左右,这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二,保护垫焚毁后产生大量的垃圾,给事后的清理带来额外的人工开支。目前,一个中型殡仪馆每年的火化量在4000具左右,平均到单个火化炉在500具左右,每个保护材料燃烧后产生的垃圾在150克左右,这样整个殡仪馆仅仅这项垃圾的年产量就在600公斤左右,平摊到单个火化炉上在75公斤左右。每次清理垃圾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这样整个殡仪馆每年用于清理该项垃圾的总时间在1000小时左右。其三,保护垫焚毁后与遗体残留物混为一体,难以分离,给事后遗体残留物的收集和清理带来不便。一次性保护垫焚毁后变成块状物,一旦触碰极易散落与遗体残留物混合,难以分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火化炉坑面保护结构公开了一种新的方案,解决了一次性火化炉坑面保护产品成本高,事后清理消耗大和事后遗体残留物分拣保存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火化炉坑面保护结构包括火化台1和粘结壁2,火化台1包括耐高温表面硬化层3和耐高温陶瓷纤维层4,粘结壁2包括耐高温陶瓷层5和耐高温粘接层6,遗体放置在火化台1上,耐高温粘接层6与火化炉坑面粘接,火化台1和粘结壁2组成一个半封闭或全封闭的结构。
本发明火化炉坑面保护结构的一种改进型可以按照下述步骤加工制造,包括:(1)将耐高温陶瓷纤维板加工成顶端开口的中空四棱锥体;(2)在所述中空四棱锥体毛坯的底面上开若干小孔;(3)在所述中空四棱锥体毛坯的底面上使用高温表面硬化剂进行处理,使得所述底面的外表面硬化、抗压和平整;(4)将所述中空四棱锥体毛坯的内侧壁面加工成平滑的耐高温陶瓷层;(5)在所述中空四棱锥体毛坯的外侧壁面上使用高温粘结剂,将所述外侧壁面粘接在火化炉坑面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供重复使用的新型炉坑面保护结构,使得炉坑面保护结构的寿命延长至14个月左右,同时减少了90%以上焚后垃圾,节约了95%的垃圾处理时间、50%的捡灰时间和70%的费用,具有成本低,事后清理方便和便于保存遗体残留物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火化炉坑面保护结构内部和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火化炉坑面保护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1~2中,1是火化台,2是粘结壁,3是耐高温表面硬化层,4是耐高温陶瓷纤维层,5是耐高温陶瓷层,6是耐高温粘接层,7是落灰孔,8是出灰口,9是取灰室,10是陶瓷耐高温涂料层,11是图案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火化炉坑面保护结构示意图,火化炉坑面保护结构包括火化台1和粘结壁2,火化台1包括耐高温表面硬化层3和耐高温陶瓷纤维层4,粘结壁2包括耐高温陶瓷层5和耐高温粘接层6,遗体放置在火化台1上,耐高温粘接层6与火化炉坑面粘接,火化台1和粘结壁2组成一个半封闭或全封闭的结构,半封闭或全封闭结构可以是一个倒圆锥体或倒棱锥体结构。
本方案引入了耐高温粘接层6,将保护结构固定在炉坑面上,使得保护结构可以长期重复使用而不产生额外的焚烧垃圾,解决了一次性保护垫成本高,事后清理费力,遗体焚化残留物难以分拣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59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