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水下推进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6413.7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3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本东;吴育德;李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11/00 | 分类号: | B63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魏聿珠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水下 推进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微型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进端盖(1)、电源引出导线(2)、电源引出弹簧一(3)、纽扣电池组(4)、电源引出弹簧二(5)、推进器外壳(6)、控制电路(7)、密封隔膜(8)、放电电极一(9)、放电电极二(10)、推进端端盖(11)和喷射孔(12);
所述的前进端盖(1)连接在推进器外壳(6)的一端,电源引出导线(2)一端与电源引出弹簧一(3)相连接,电源引出导线(2)的另一端与控制电路(7)相连,电源引出导线(2)的中间部分嵌入在前进端盖(1)和推进器外壳(6)内;所述的纽扣电池组(4)的一端与电源引出弹簧一(3)相导通,纽扣电池组(4)的另一端与电源引出弹簧二(5)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7)主要由升压电路(15)和脉冲控制电路(18)组成,控制电路(7)安装在推进器外壳(6)内,所述的密封隔膜(8)安装在推进器外壳(6)内,密封隔膜(8)一侧与控制电路(7)远离纽扣电池组(4)一端相连,密封隔膜(8)将推进器外壳(6)的内腔分隔为两部分,放电电极一(9)和放电电极二(10)都安装在密封隔膜(8)的另一侧上,并穿过密封隔膜(8)分别与控制电路(7)相连通,推进端端盖(11)连接接在推进器外壳(6)靠近放电电极一(9)和放电电极二(10)的一端,所述的推进端端盖(11)上采用微加工技术加工出喷射孔(12);
所述的控制电路(7)中升压电路正极(13)与电源引出导线(2)相连,升压电路负极(14)与电源引出弹簧二(5)相连,升压电路(15)将电压升高后分别通过升压后正极(16)和升压后负极(17)与脉冲控制电路(18)相连,脉冲控制电路(18)通过脉冲正极(19)和脉冲负极(20)分别与放电电极一(9)和放电电极二(1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前进端盖(1)和推进端端盖(11)通过螺纹或胶粘接在推进器外壳(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引出弹簧一(3)、和电源引出弹簧二(5)选用铜合金进行高温精密绕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进器外壳(6)和密封隔膜(8)采用不锈钢或特氟隆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电电极一(9)、放电电极二(10)为采用钨丝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7)采用多层电路板技术将升压电路(15)、脉冲控制电路(18)集中制作在一起,并采用环氧树脂灌装成圆柱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进器外壳(6)的形状为圆筒形,推进器外壳(6)前进端盖(1)、推进端端盖(11)的直径为4-9毫米,所述的前进端盖(1)、推进端端盖(11)和喷射孔(12)采用不锈钢或尼龙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孔(12)的直径为20-60微米。
9.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微型水下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其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1.控制电路(7)将纽扣电池组(4)的电压进行3-10的倍提升,转换成脉冲电压,并将正负极电压分别传导给放电电极一(9)、放电电极二(10),使放电电极一(9)、放电电极二(10)间瞬间放电产生电火花,对两电极其间的液体进行加热,致使电极间液体瞬间汽化,体积膨胀,汽、液混合体从喷射孔(12)爆炸式喷出,同时对推进器产生反作用力,从而推动整个微型水下推进器前进;
步骤2.汽、液混合体喷射后,周围液体对密封隔膜(8)和推进端端盖(11)间的腔体进行冷却,腔体内汽、液混合体体积缩小,推进器外的液体由喷射孔(12)慢速回流进由密封隔膜(8)和推进端端盖(11)组成的腔体;
由以上步骤1和步骤2交替进行,从而实现微型水下推进器的前进。
10.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微型水下推进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制作步骤:
S1:各元器件的制备:
a.微型水下推进器的前进端盖(1)、推进端端盖(11)和喷射孔(12)采用激光雕刻进行加工,或精密车削和精密铣的方法进行加工;
b.电源引出导线(2)、和纽扣电池组(4)在电子市场购置;
c.电源引出弹簧一(3)、和电源引出弹簧二(5)进行高温精密绕制;
d.推进器外壳(6)和密封隔膜(8)采用精密车削加工;
e.放电电极一(9)、放电电极二(10)为采用电解法制备的放电尖端;
f.控制电路(7)采用多层电路板技术将升压电路(15)、脉冲控制电路(18)集中制作在一起,并采用环氧树脂灌装成圆柱状;
S2:组装:
a.将放电电极一(9)、放电电极二(10)安装在密封隔膜(8)上,并使两电极贯串密封隔膜(8),两电极在密封隔膜(8)的另一侧留有两电极的探出部分;
b.将密封隔膜(8)安装进推进器外壳(6)的合适位置,采用胶粘接实现将密封隔膜(8)左右两侧密封;将推进端端盖(11)通过螺纹或胶粘接在推进器外壳(6)的右端;
c.将控制电路(7)从左端安装进推进器外壳(6)内,并使将控制电路(7)的输出电压分别与放电电极一(9)和放电电极二(10)相导通;将电源引出导线(2)的一端与控制电路(7)相连,并嵌入推进器外壳(6)内,依次装入电源引出弹簧二(5)、纽扣电池组(4)和电源引出弹簧一(3),将电源引出导线(2)的另一端与电源引出弹簧一(3)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64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