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等离子显示屏的导热硅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256430.0 申请日: 2012-07-22
公开(公告)号: CN103571207A 公开(公告)日: 2014-02-12
发明(设计)人: 宋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利隆化工化纤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83/07 分类号: C08L83/07;C08L83/04;C08K13/06;C08K9/04;C08K5/14;C08K3/34;C08K3/08;C08K3/3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0041 上海市静安***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等离子 显示屏 导热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硅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等离子显示屏的导热硅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屏,Plasma Display Panel,简称PDP,又称为等离子显示器,是一种平面显示屏幕,光线由两块玻璃之间的离子,射向磷质而发出。放出的气体并无水银成份,而是使用惰性气体氖及氙混合而成,这种气体是无害气体。等离子显示器甚为光亮,可显示更多种颜色,也可制造出较大面积的显示屏,最大对角可达381厘米。等离子显示屏的对比度亦高,制造出全黑效果,对观看电影尤其适合。显示屏厚度只有6厘米,连同其他电路板,厚度亦只有10厘米。

PDP不同于其他传统电视或液晶的显示方式,等离子的发光原理是在真空玻璃管中注入惰性气体或水银气体,利用加电压方式,使气体产生等离子效应,放出紫外线,激发三原色,红蓝绿RGB三原色的发光体不经由电子枪扫描或背光的明暗所产生的光,而是每个个体独立发光的,产生不同三原色的可见光,并利用激发时间的长短来产生不同的亮度。等离子电视就是在等离子显示器上装上频道选台器的机器。使用寿命约5~6万个小时。会随着使用的时间,亮度衰退。PDP的发光体内是利用离化的惰性气体的放电产生紫外线去个别激发RGB三种不同的萤光体而产生不同的RGB三原色的可见光,并利用激发时间的长短来产生不同的亮度。由于它是每个个别独立的发光体在同一时间(一张画面的时间约1/30~1/60秒)一次点亮的,所以特别清晰鲜明。

等离子显示技术证明比传统的显像管和LCD液晶显示屏具有更高的等离子显示屏技术优势,表现在于:

(一)与直视型显像管彩电相比:

PDP显示屏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而且无X射线辐射。

由于PDP各个发光单元的结构完全相同,因此不会出现显像管常风的图像的几何变形。

PDP屏幕亮度非常均匀--没有亮区和暗区;而传统显像管的亮度--屏幕中心总是比四周亮度要高一些。

PDP不会受磁场的影响,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PDP屏幕不存在聚焦的问题,因此,显像管某些区域因聚焦不良或年月已久开始散焦的问题得以解决,不会产生显像管的色彩漂移现象。

表面平直使大屏幕边角处的失真和色纯度变化得到彻底改善。高亮度、大视角、全彩色和高对比度,使PDP图像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鲜艳,效果更加理想,令传统电视叹为观止。

(二)与LCD液晶显示屏相比:

PDP显示亮度高,屏幕亮度高达150LUX,因此可以在明亮的环境之下欣赏大来画面的视讯节目。

色彩还原性好,灰度丰富,能提供格外亮丽、均匀平滑的画面。

PDP视野开阔,PDP的视角高达160度,普通电视机在大于160度的地方观看时画面已严重失真,而液晶显示屏视角只有40度左右,更是无法与PDP的效果比拟。

对迅速变化的画面响应速度快。此外,PDP平而薄的外型也使其优势更加明显。

PDP等离子屏自面世以来,发展迅速,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引起了全球各大厂商的特别关注。SONY、NEC、FUJITSU、PANASONIC等厂商纷纷开发了自己的PDP产品。但是,目前PDP价格还很高,现阶段主要用于如飞机场、火车站、展示会场、企业研讨、学术会议、远程会议等公共场所的信息显示以及自动监视系统等。

导热硅脂组合物是以硅胶为基材,添加金属氧化物等各种辅材,通过特殊工艺合成的一种导热介质材料,是专门为利用缝隙传递热量的设计方案生产,能够填充缝隙,完成发热部位与散热部位间的热传递,同时还起到绝缘、减震、密封等作用,能够满足设备小型化及超薄化的设计要求,是极具工艺性和使用性,且厚度适用范围广,是一种极佳的导热填充材料。由于硅脂组合物往往比散热器还要接近热源,其耐热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系统的寿命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等离子显示屏的导热硅脂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用于等离子显示屏的导热硅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利隆化工化纤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利隆化工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64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