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紫拟青霉真菌孢子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6521.4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2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杜凤沛;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3/04 | 分类号: | A01N63/04;A01N25/04;A01P3/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紫 青霉 真菌 孢子 悬浮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淡紫拟青霉真菌孢子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淡紫拟青霉是一种生物试剂,在杀线虫过程中具有高效、安全、持效久的特点,另外淡紫拟青霉还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达到增产的目的。现有的淡紫拟青霉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各种剂型各有优缺点,粉剂是真菌最早开发以及使用的剂型,其制备方法简单;但是孢子粉剂存在贮存时间短、使用不方便、分布不均匀以及药效发挥慢等缺点。可湿性粉剂和粉剂相比,使用方便,且能兑水使用符合常规用药习惯,但是也存在孢子贮存期短的问题。
在国内,淡紫拟青霉的专利有多个,但大多集中于发酵培养,制成的剂型也大多为粉剂或颗粒剂,两种剂型在贮存时间及施用效果方面有缺陷。登记注册的生物农药主要种类如下:潘沧桑等研制的高浓缩吸附型粉剂——线虫清,主要作用于根结线虫;刘杏忠等人研制的大豆保根剂菌剂,主要用于防治大豆胞囊线虫。作为生物农药登记的公司国内有两家:德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凯利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另外国内也有一些生产企业正在对淡紫拟青霉孢子制剂进行探索与研究。虽然国内对淡紫拟青霉制剂的研究已经开始起步,但仍然局限于一些简单的剂型,如粉剂和颗粒剂,新型的剂型还未见报道。
油悬浮剂是指一种或一种以上农药有效成分(其中至少有一种为固体原药)在非水系分散介质中形成高分散、稳定的悬浮体系。相对于其他剂型,油悬浮剂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从环保角度来看,油悬浮剂是水基化、颗粒化的绿色制剂的一个补充,适用于在水中稳定性差、易分解、制粒困难的农药;二是对于一些亲油性很强的农药,制成油悬浮剂,有助于提高药效,起到增效作用;三是在亲脂性物质中完全不溶的农药,制成油悬浮剂之后,则可以提高有限成分的渗透性和内吸性,促使药剂发挥作用;四是油悬浮剂是以油为载体,对靶标有良好的亲和性,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五是在缺水干旱地区施药或飞机施药时,应尽可能减少用水稀释,而直接用油喷雾更为有效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筛选与淡紫拟青霉孢子相容性较佳的溶剂油、乳化剂、分散剂、增稠剂,进行淡紫拟青霉真菌孢子油悬浮剂配方及加工工艺研究,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较好线虫寄生效果,对环境友好且耐贮存的真菌孢子剂型。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线虫效果好的淡紫拟青霉真菌孢子油悬浮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淡紫拟青霉真菌孢子油悬浮剂的制备、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淡紫拟青霉真菌孢子油悬浮剂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
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淡紫拟青霉真菌孢子粉占1%-20%,乳化剂占10%-30%,增稠剂占2%-10%,分散剂占3%-15%,植物油占25%-84%;
本发明的淡紫拟青霉真菌孢子油悬浮剂另一优选的配比组成是:
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淡紫拟青霉真菌孢子粉占3%-10%,乳化剂占10%-20%,增稠剂占2%-8%,分散剂占3%-10%,植物油占52%-82%;
本发明的淡紫拟青霉真菌孢子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称取淡紫拟青霉真菌孢子粉1%-20%,乳化剂10%-30%,增稠剂2%-10%,分散剂3%-15%,植物油25%-84%;
(2)在环境温度不高于30℃的条件下,将步骤(1)所述各物质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0.5-1小时,混合均匀;或者在环境温度不高于30℃的条件下,将步骤(1)所述各物质加入砂磨机中,在1000-15000r/min的转速下研磨10-20分钟,混合均匀;或者用高剪切机在10000-50000r/min的转速下剪切5-10min,混合均匀;即得到淡紫拟青霉真菌孢子油悬浮剂。
所述的淡紫拟青霉真菌孢子粉优选为淡紫拟青霉高孢粉,含孢量大于1×108个/g,活孢率大于70%;
所述的乳化剂为非离子型乳化剂,为EL-12、EL-20、EL-60、By-120、By-130、NP-4、NP-7、AEO-3、AEO-5、AEO-7、农乳700#、农乳34#、农乳36#和农乳37#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剂;
所述的增稠剂为凡士林、黄原胶、阿拉伯树胶、白炭黑、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剂;
所述的分散剂为YUS-EP60P、YUS-CH1100、YUS-FS7PG、YUS-110、YUS-D935、SP-SC36、SP-SC390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65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