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链拉头、使用该拉链拉头的拉链及使用该拉链的物品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58698.8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4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细江一辉;伊东一良;森野笃彦;箱井勉;熊木敦;盐田一人;布目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YK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4B19/30 | 分类号: | A44B1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链 使用 物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链拉头、使用该拉链拉头的拉链及使用该拉链的物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拉链拉头中,为了满足消费者装饰或维护更换的需求,采用了具有可拆卸拉攀的拉链拉头结构。如中国专利CN101263949A就公开了具有如下结构的拉链拉头。为了便于说明,这里采用该发明专利中的两个图来对其结构进行介绍,如图16所示,该拉链拉头7是由拉头本体701、拉攀保持架本体702、打开/关闭部件703、作为弹性部件的盘簧704、锁定爪本体705、作为弹性部件的板簧706和底端具有轴部708的拉攀707组成的。具体而言,上述拉攀保持架本体702按其一个端部709被固定到拉头本体701的顶面侧上的悬臂式状态连接到拉头本体701上,上述打开/关闭部件703可滑动地布置在拉头本体701上,以便打开和关闭形成在拉攀保持架本体702的另一端部和拉头本体701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上述弹性部件704用于将打开/关闭部件703推动到间隙的关闭位置上,以便拉攀707被可拆卸地保持在拉头本体701和拉攀保持架本体702之间。
再结合图16、17综合来看,在拉头本体701的上表面还形成有用于可枢转支撑锁定爪本体705的凸出部分710。且锁定爪本体705具有爪近部711和基本上平行延伸的上臂部分712和下臂部分713,爪近部711具有可枢转支撑的凹入部分714,该凹入部分714通过凸出部分710来支承。在将打开/关闭部件703可滑动地布置在拉头本体701上时,由形成于该打开/关闭部件703上表面一侧端部的第二关闭部715、上臂部分712和下臂部分713形成一个在上臂部分712的延伸方向相对封闭的封闭空间H′,在拉链的正常使用状态下,该拉攀707的轴部708收容于该封闭空间H′内,以将拉攀707安装于拉头本体701之上。此外,在锁定爪本体705上方还设有安装于拉攀保持架本体702之内的板簧706,从而将锁定爪本体705的上臂部分712和下臂部分713压紧至拉头本体701上表面。
下面对该拉链拉头的安装过程加以介绍,首先,在一个安装工位中将打开/关闭部件703和盘簧704组装到拉头本体701之上,然后将锁定爪本体705的凹入部分714放置到可枢转支撑的凸出部分710上,以此形成第一中间构件。另一方面,在另一个安装工位中,先将拉攀保持架本体702倒置,从而将板簧706安装到拉攀保持架本体702内部形成第二中间构件,之后,再将此第二中间构件翻转过来,组装到上述一个安装工位的第一中间构件中的拉头本体701之上,此后经过将拉攀保持架本体702的一个端部和拉头本体701紧固的紧固工序以形成第初步装配件,最后,将拉攀707的轴部708经拉攀保持架本体702的另一端部和拉头本体701上表面之间所形成的间隙,并使上臂部分712抬起,从而进入到封闭空间H′中,形成最终的拉链拉头产品。
在上述的拉链拉头及其安装过程中,存在如下的问题:
在安装过程中,当在一个安装工位将打开/关闭部件703、盘簧704、锁定爪本体705组装到拉头本体701上之后,还需要在单独的、另外的安装工位上,另行安装拉攀保持架本体702和板簧706,然后再将两个工位上的中间形成品组装到一起。整个过程中,作为弹性体的盘簧704、板簧706的安装较为困难,从而存在安装过程复杂、生产率降低,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这是制造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较容易地将弹性构件安装于主体上的,安装过程简单、生产率较高的拉链拉头。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了具有上述技术效果的拉链及使用该拉链的物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KK株式会社,未经Y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86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