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灾难备份恢复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9569.0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2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旭磊;钟祝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旭磊;钟祝君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董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灾难 备份 恢复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T技术领域中灾难备份及恢复,具体说是一种新型的灾难备份恢复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IT技术领域中主要灾难备份恢复技术有如下几种:
1.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可以对数据实现某一时间点的完整拷贝,但该某一时间点的完整拷贝得到的备份数据处在非在线状态,不能被立刻访问,必须通过相应操作,如数据恢复等方式使用该备份数据。这种方式,恢复时间长,而且备份数据不能保证是最新的,不适合作为关键业务系统的主要灾难备份恢复措施。
2.数据复制(Replication)
数据复制(Replication)是将一个原数据及其改动,通过后续机制拷贝到另外一处,所述另外一处可以是另一个磁盘、另一个阵列、另一个服务器或另一个数据中心。数据复制技术可以用在生产数据中心的生产系统和备份数据中心的灾难备份系统间,也可以用在同一个数据中心的主用和备用系统间。
数据复制可进一步细分为:应用复制技术、中间件数据复制、数据库数据复制、存储管理软件数据复制(卷复制)、存储硬件数据复制。
2.1应用复制技术
应用复制技术是由应用软件来实现数据的复制和同步,当生产数据中心失效时,备份数据中心的应用软件系统恢复运行,接管生产数据中心的业务。所述的生产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是指分别容纳生产系统和灾难备份系统的设施(比如建筑物),生产系统和灾难备份系统是从事生产任务和灾备任务的计算机系统;一套生产系统可以存在多个生产数据中心,一个生产数据中心也可以有多套生产系统。
应用复制技术的缺陷在于:
? 对应用改动极大,且应用每次更新都要考虑灾备,应用维护的难度极大;
? 不同的应用要做不同的设计,不是一个通用的技术,兼容性差;
应用复制技术由于复杂性高、兼容性差,选择使用该方案的用户极少。
2.2中间件数据复制
中间件数据复制,是通过安装在数据库和应用软件上的代理程序对数据库进行监控,如果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变化,就将该变化利用数据库发布功能传递给具备接收数据库发布能力的灾难备份端代理,再由灾难备份端代理通过数据库接口将接收到的数据输入备用数据库。
2.3数据库数据复制
数据库数据复制技术是由数据库系统软件来实现数据库的远程复制和同步。基于数据库的复制方式可分为实时复制、定时复制和存储转发复制,并且在复制过程中,还有自动冲突检测和解决的手段,以保证数据一致性不受破坏。
2.4存储管理软件数据复制
存储管理软件数据复制,又称为卷复制,存储管理软件利用镜像工具或数据复制软件,将生产系统的本地数据同步或异步写到灾难备份系统(尤指远程灾难备份系统)。采用这种方式与应用软件和存储无关,可实现异构存储且不需修改应用软件,缺点是需要更改底层存储卷结构,存储架构变更产生的数据迁移会对生产系统带来较大影响。
2.5存储硬件数据复制
存储硬件数据复制技术是目前相当成熟的灾难备份恢复技术,通过存储硬件数据复制,可以实现生产系统和灾难备份系统的操作系统、文件系统、数据库的同步,且不占用主机资源。
中间件数据复制、数据库数据复制、存储管理软件数据复制、存储硬件数据复制等的复制,都可以分成同步数据复制和异步数据复制两种。
异步数据复制是指灾难备份系统(尤指远程灾难备份系统)在更新数据(备份数据)前,生产系统上的数据(业务数据)的基本操作已经完成的一种数据复制技术。将业务数据复制到远程的备份数据是以后台复制的方式进行的,这使设置在生产数据中心的生产系统性能受到的影响很小,传输距离长(可达1000公里以上),对网络带宽要求小。由于异步数据复制不需要等到远程灾难备份系统的存储系统的确认,生产系统的I/O(输入/输出)已经完成读写操作,所以当发生灾难的时候,备份数据中心的备份数据不一定是和生产数据中心的业务数据是一致的,即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即业务数据恢复点目标)不能等于0,这是这种灾难备份恢复技术的重要缺陷,即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业务数据将会丢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旭磊;钟祝君,未经高旭磊;钟祝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9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流体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用硫酸化废棉绒生产微晶纤维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