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精多糖肽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9806.3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7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梁引库;吴三桥;徐仲阳;张志健;李新生;张羽;陈琛;张辰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B37/02 | 分类号: | C08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精 多糖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黄精多糖肽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多糖肽是一种糖蛋白,是多糖与蛋白质的结合体,是含有蛋白质的葡聚糖,一般含有很高比例的多糖,它们被看作是糖氨多糖,具有很高的分子量,由双糖的重复单元组成。多糖肽具有很强生物活性,初步研究多糖肽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肿瘤作用和抗氧化作用,但是由于黄精多糖肽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其它生物功能还未被发现。
抗衰老作用
研究发现黄精多糖和多糖肽混合物可以减少衰老小鼠脑组织中MDA的产生,从而减少脑中氧自由基的产生,增强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提高机体抗氧化的功能,抑制机体、组织、细胞的过氧化过程,并能明显提高脑细胞Na+-K+-ATP酶及Ca2+-ATP酶的活性,防止细胞内Ca2+超载从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多糖肽与放疗合并应用,可减轻放疗反应,提高晚期食道癌患者治疗后的一年生存率;口服或腹腔注射多糖肽对小鼠Sarcoma-180腹水型肿瘤有抑制作用。再一个体外培养淋巴细胞方法证实:多糖肽可促进小鼠脾琳巴细胞增殖,亦可加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示多糖肽的抗肿瘤作用与增强机体细胞与体液免疫机能密切相关。还有研究表明:环磷酸胺对大鼠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多糖肽可部分防止环磷酞胺所致胸腺和脾脏重量减轻,并可减小白细胞数的下降辐度。
抗氧化作用
研究发现,多糖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在总抗氧化实验中也表现出较强的活性,并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作用增强,不过总抗氧化能力低于Vc。
现今,多糖肽以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备受瞩目,吸引了很多的研究工作者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保健品开发和药品开发领域,在这方面目前对于多糖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抗肿瘤和提高免疫力方面,但是多糖肽作为一种分子量很大的生物活性物质在药理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的困难,因此人们对于多糖肽的利用暂时还作为一种保健品来开发。但是多糖肽良好的生物活性必然会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为多糖肽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黄精多糖肽的制备工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精多糖肽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
取黄精根茎洗净,烘干,优选烘干至恒重,粉碎,加入黄精质量10倍的水作为提取溶剂;
2)提取及初步纯化:
将黄精和水的混合物加热至75-85℃,保持提取温度浸提,每次提取1-3h,提取1-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总体积至1/3-2/3,加入H2O2使H2O2最终浓度为0.8-1.2%,55-65℃脱色20-40分钟,而后加入相当于H2O2摩尔量30%-60%的Na2SO3;再加入0.8-1.2倍体积5-7%的三氯乙酸摇匀静置过夜,3000-5000r·min-1离心5-15min,取上清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2000-16000Da的透析袋透析12-36小时,然后浓缩至10-30%体积,加入乙醇使其乙醇浓度为60-85%%,醇沉,然后3000-5000r·min-1离心5-15min,弃上清液,沉淀即为黄精多糖肽提取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工艺还包括多糖肽的分离纯化步骤:
取上述黄精多糖肽提取物配制多糖浓度为5-15%的溶液,按多糖肽:树脂质量比(1∶20-40)上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柱,然后用无离子水洗脱至洗脱液加硫酸蒽酮试剂不变色为止,再用2-4个柱体积0.3-0.5mol·L-1的NaCl溶液洗脱,减压浓缩洗脱液并真空冷冻干燥,即为黄精多糖肽。
本发明以黄精为原料,通过提取、粗提和分离纯化步骤,所得到的黄精多糖肽纯度高,生成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三废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学院,未经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9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