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剂组分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0126.3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8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奇龙;谭忠;严立安;徐秀东;宋维玮;于金华;尹姗姗;李凤奎;张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4/649;C08F4/6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卢绮琴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组分 烯烃 聚合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催化剂组分A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该催化剂组分由一种含有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固体组份a与有机硅化合物b接触后得到;所述固体组份a中的镁来自于原料烷氧基镁,所述有机硅化合物b为含Si-H官能团的如式(Ix)所示的链式聚硅氧烷b1或式(Iy)所示的环状聚硅氧烷b2,所述催化剂组分A参与催化烯烃聚合的温度为80-130℃;
式(Ix)中,R1-R7相同或不同,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碳原子数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6-20的烷芳基、取代或未取代芳烃基中的一种;聚合度n为2-100的整数;
式(Iy)中,R8为碳原子数为1-12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碳原子数3-10的环烷基和碳原子数6-20的烷芳基、取代或未取代芳烃基中的一种;聚合度n为3-20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组分A参与催化烯烃聚合的温度为85-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组分A参与催化烯烃聚合的温度为95-1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烷氧基镁为如式(II)所示的镁化合物,
Mg(OR9)2-p(OR10)p (II)
式(II)中,R9和R10相同或不同,各自为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中的一种,0≤p≤2。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组份a中的钛来自于原料四氯化钛;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式(Ix)所示链状聚硅氧烷b1为1,1,1,3,5,7,7,7-八甲基四硅氧烷(n=2)、聚甲基氢硅氧烷、聚乙基氢硅氧烷、聚苯基氢硅氧烷和聚环已基氢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由式(Iy)所示环状聚硅氧烷b2为四乙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环四硅氧烷和五甲基环五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组分A中钛原子的含量为1.0-8.0wt%;镁原子的含量为10-70wt%;卤原子的含量为20-86wt%;硅原子含量为0.01-2wt%;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含量为2-30wt%。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催化剂有机铝化合物B和外给电子体化合物C参与催化烯烃聚合反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给电子体化合物C为选自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叔丁基二甲氧基硅烷和四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为乙烯、丙烯和1-丁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为烯烃均聚合或烯烃共聚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01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