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软性磨粒流加工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0275.X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8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计时鸣;周龙兵;谭大鹏;王嘉琦;张微;李宜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57/02 | 分类号: | B24B57/02;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糊 控制 软性 磨粒流 加工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软性磨粒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储液槽内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得到软性磨粒的当前温度,并由温度—最优速度公式计算出当前温度下的最优速度;
(2)输入模糊控制器中,所述最优速度作为模糊控制器的速度给定值,速度传感器测量得到当前流速,作为模糊控制器的反馈量输入;最优速度与当前速度之差即为所述系统输入量;在模糊控制器内,输入量经过模糊化处理—模糊控制规则—模糊决策—精确化处理后,输出精确的输出量,所述输出量为电压频率的变化量,执行机构为变频器;
(3)通过变频器改变泵的输入电压的频率,进而改变转速,达到控制软性磨粒的流速,实现软性磨粒流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软性磨粒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温度—最优速度公式的拟合过程如下:
对选定的磨粒流流体在不同温度下测量其粘度,根据粘—温计算公式式中μ0和t0取40°C时的粘度和温度,求出系数λ,并求出其粘—温公式;
在相同温度下,对不同速度下的湍动能和动压力分布进行FLUENT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相同速度下,对不同温度下的湍动能和动压力分布进行FLUENT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对比同一温度下不同速度下的仿真结果,找出该温度下湍动能和动压力分布最为理想的速度,即最优速度;并结合前面所研究的湍动能和动压力分布随温度速度的变化规律,找出多个温度点下的最优速度,画出温度—最优速度曲线,并拟合出温度—最优速度公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软性磨粒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建立模糊控制器的过程为:
选择二维的双输入单输出结构的模糊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的设计以Δv和Δv‘为输入量,Δv即为当前温度下的最优速度与当前的实际速度之差,最优速度由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温度根据温度—最优速度公式计算所得,实际速度由流速传感器测得;Δv′为Δv关于时间的变化率;以电压频率的变化量Δf为输出量;
进一步,确定隶属度函数,设计模糊控制规则,并选取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软性磨粒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模糊控制器的过程还包括:
利用MATLAB软件中的模糊逻辑工具箱对模糊控制器进行仿真,观察输入—输出曲面,对不合理的模糊控制规则和推理方式进行修改;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模块对模糊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参数进行优化。
5.一种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软性磨粒流加工方法的加工装置,包括软性磨粒流加工实验平台,所述软性磨粒流加工实验平台包括储液槽,所述储液槽内安装泵和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与变频器连接,所述变频器与RS232/RS485转换器连接,所述RS232/RS485转换器与加工控制器连接,所述管道内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与A/D转换器连接,所述A/D转换器与加工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02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