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柑橘罐头加工废水中回收果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1237.6 | 申请日: | 2012-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6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平;黎想;代传花;陈兵兵;曾光明;吕黎;余关龙;何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6 | 分类号: | C08B3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柑橘 罐头 加工 水中 回收 果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废水废物资源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柑橘罐头废水分离提取回收果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罐头生产废水主要有:(1)柑橘预处理废水(烫橘的热水、剥皮和分瓣过程中的浸泡水)含少量的泥沙和橘皮上溶出的桔油、果胶等。(2)酸碱处理水,果胶含量很高,可达4000 mg/L左右。(3)橘瓣分级废水和分级以后的检验废水。(4)后续加工废水(装罐封罐及杀菌产生的废水)。柑橘罐头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果胶,果胶是一种复杂的多糖聚合物,是一种水溶性植物胶,具有较好的胶凝性和乳化作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纺织和印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每年的果胶需求量约1500t 以上。其中, 大部分从国外进口。
果胶附着性很强,会粘附并包裹菌胶团,难以生物分解;果胶具有自然粘稠性,易使污泥成浆状或糊状,造成脱水困难。现行物化和生化组合处理工艺对柑橘罐头生产废水中果胶的去除效果较差,使得柑橘罐头生产废水处理逐渐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针对以上情况,现需要提供一种从柑橘罐头生产的过程的酸碱处理废水中提取果胶的新技术方法,既达到果胶回收再利用,又能减少废水中果胶的浓度,降低柑橘罐头废水的处理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柑橘罐头废水中提取回收果胶的方法,既达到果胶回收再利用,又能减少废水中果胶的浓度,降低柑橘罐头废水的处理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利用柑橘罐头废水提取回收果胶的方法,方法如下:
a、预处理:向柑橘罐头生产废水中的酸碱处理废水中加入脱色剂,60-90℃的条件下脱色10-60 min,固液分离,得到清液;
b:调节步骤a中得到的清液pH值为2-5,加入硫酸铁,50-80℃条件下水浴加热30-90min,离心得到果胶酸盐沉淀;
c:在果胶酸盐沉淀中加入脱盐液,搅拌脱盐30-90min,离心分离,沉淀物经醇洗涤2-3次,再经清水洗涤2-3次,最后经真空干燥,得到果胶产品。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b中离心过程中的转速为3000-8000 r/min,离心时间为10-30 min。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b清液中加入的硫酸铁的重量体积百分比为2%-8%。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c中脱盐液的成分体积比如下:盐酸:乙醇:水=3:60:37。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c中脱盐液的用量与柑橘罐头生产废水水样体积比为1:(1-1.2)。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c中醇洗涤过程采用70%乙醇进行洗涤,用以除去醇溶性杂质。
作为优选,所述的脱色剂为活性炭,其加入量占总废水的重量体积比例为1.0%-2.0%。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c中真空干燥过程中温度为40-60℃,干燥时间为4-6h。
作为优选,所述的搅拌装置采用磁力搅拌器。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针对现有柑橘罐头生产废水较难处理和果胶产品稀缺的现实问题,提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采用铁盐盐析法提取回收柑橘罐头生产废水中的果胶。
生产果胶的传统方法是铝盐盐析法和乙醇沉淀法,与铝盐盐析法生产果胶相比,本发明公开的利用铁盐提取果胶的方法可以避免铝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而且果胶产率也较高;
与乙醇沉淀法相比,本发明公开的利用铁盐提取果胶的方法可大大减少乙醇的用量,生产成本低,回收率高,回收率可达到70%左右,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铁盐盐析法提取果胶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柑橘罐头生产废水为湖南省某柑橘罐头厂提供的生产废水,其中酸处理过程废水的pH值为1~3,碱处理过程废水的pH值为6~9,废水水质见表1。
表1酸碱处理废水的主要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12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热立管支撑环
- 下一篇:一种纳米晶磁粉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