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抽芯套产品自动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2583.6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4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芯套 产品 自动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芯套产品自动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抽芯套产品成型过程为:将注塑机调节好后,将一只模条装入注塑模具的相应位置,然后需要作业员启动模具按钮开关,待模具开模后手工取出模条,并将另一只模条放入模具相应位置,再次启动成型开关,模具再次成型期间,将抽芯套产品通过模条后的推杆或纯手工取出。此作业方式必须依赖人工操作,且产品的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受作业员的熟练程度影响较大,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芯套产品自动注塑模具,解决了现有的抽芯套产品在注塑时通过人工取放模条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抽芯套产品自动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成型抽芯套产品的模条,所述模条上设有一可将所述模条上成型的抽芯套产品沿平行于所述下模的方向顶出的第一顶出机构,所述下模上设有一可将所述模条沿垂直于所述下模的方向顶出的第二顶出机构。
具体地,所述模条包括一基板以及若干与所述基板垂直且固定连接的用于成型抽芯套产品的成型杆。
具体地,所述基板通过若干垂直于所述下模的限位柱与所述下模连接,所述基板滑设于所述限位柱上,所述限位柱上设有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所述限位柱顶端的限位帽抵接,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基板的上端面抵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包括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的气缸以及滑设于所述成型杆上的推板,所述推板通过若干穿过所述基板的气缸杆与所述气缸连接。
具体地,所述基板上固设有若干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若干螺钉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顶出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下模下方的顶板,所述顶板上固设有若干穿设于所述下模且与所述下模垂直的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基板正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的上表面固设有一上模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的下表面固设有一下模固定板。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和下模固定板之间设有两个对称且间隔设置的垫板。
本发明提供的抽芯套产品自动注塑模具,利用模条、第一顶出机构和第二顶出机构来实现抽芯套产品的自动成型和脱模,完全不需要人工的干预,生成效率显著提高,保证了产品品质,解决了现有的抽芯套产品在注塑时通过人工取放模条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抽芯套产品自动注塑模具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缸将设于模条上的推板推出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气缸将设于模条上的推板收回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抽芯套产品自动注塑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模固定板1、上模2、下模3和下模固定板4,上模固定板1固设于上模2的上表面,下模固定板4固设于下模3的下表面,上模2和下模3之间可以打开和闭合,下模3和下模固定板4之间设有两个对称且间隔设置的垫板5,垫板5用于支撑下模3。
所述下模3上设有用于成型抽芯套产品7的模条6,模条6上设有一可将模条6上成型的抽芯套产品7沿平行于下模3的方向顶出的第一顶出机构8,下模3上设有一可将模条6沿垂直于下模3的方向顶出的第二顶出机构9。
具体地,所述模条6包括一基板61以及若干与基板61垂直且固定连接的用于成型抽芯套产品7的成型杆62,成型杆62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基板61通过若干垂直于下模3的限位柱63与下模3连接,基板61滑设于限位柱63上,即基板61可在限位柱63上沿垂直于下模3的方向上下滑动,限位柱63上设有一压缩弹簧64,压缩弹簧64一端与限位柱63顶端的限位帽65抵接,压缩弹簧64另一端与基板61的上端面抵接,限位柱63和限位帽65用于对基板61进行限位,防止基板61从下模3上脱离,而压缩弹簧64在上模2和下模3合模时使基板61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25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回转窑修补的装置
- 下一篇: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窑头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