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试用例创建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3940.0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7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一;周颢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创建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件编译器产生系统及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测试用例创建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软件工程中的测试用例(Software Test Case)是为某特殊目的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特定需求,以及确定应用软件或软件系统是否正确工作。测试用例的意义在于当软件系统执行一组有组织的测试用例时,可以确认某项需求是否达到用户需求。具体来讲,一、经过严密计算分析的测试用例,可以最大限度确保需求的正确性;二、除了保证正确性之外,测试用例还能确保需求的完整性。
随着信息管理系统日益复杂,编写有体系的测试用例变得越来越困难。其原因包括:第一,系统研发初期需求变更频繁,测试用例难有基准需求作为开发依据。举例来说:假定需求规格说明书有A、B、C共三个版本,其中A、B版明显有需求遗漏,而C版又未定稿,此时测试者无法确定依据哪个版本开发测试用例。第二,系统进入维护期测试用例已形成完整体系,若发生需求变更(例如,新增需求或业务流程发生改变),则大范围修改测试用例难以实施。举例来说:假定目前已有2000个测试用例,且测试用例之间已明确依赖关系;若增加10个功能,则有可能需修改其中的800个测试用例,其工作量繁重可想而知。第二,由于每个测试者背景不同,测试用例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在较大型的项目中可能存在测试用例风格不统一的问题,会导致部分测试者在测试执行上有倾向性。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测试用例创建系统及方法,能够根据用户测试需求创建一个或多个测试脚本,通过每一个测试脚本自动产生一组满足用户测试需求的测试用例。
所述的测试用例创建系统安装并运行于计算机中,该计算机包括显示器以及存储器。该测试用例创建系统包括:脚本创建模块,用于定义一组用于检查测试脚本的语法关键字以及一组用于创建测试用例的测试用例模板,以及根据用户测试需求文件创建一个或多个测试脚本;脚本解析模块,用于根据定义的语法关键字解析每一个测试脚本,以及判断每一个测试脚本是否被解析成功;矩阵产生模块,用于当测试脚本被解析成功时根据测试脚本的内容产生多种测试类型的测试用例矩阵,将所有产生的测试用例矩阵合并为一个联合矩阵,以及删除联合矩阵中重复部分的测试项目;测试用例产生模块,用于利用预先定义的测试用例模板为联合矩阵中的每一条测试项目创建一个测试用例,并将所有创建的测试用例存储在存储器中。
所述的测试用例创建方法包括步骤:定义一组用于检查测试脚本的语法关键字以及一组用于创建测试用例的测试用例模板;根据用户测试需求文件创建一个或多个测试脚本;根据定义的语法关键字解析每一个测试脚本;判断每一个测试脚本是否被解析成功;当测试脚本被解析成功时,根据测试脚本的内容产生多种测试类型的测试用例矩阵;将所有产生的测试用例矩阵合并为一个联合矩阵,并删除联合矩阵中重复部分的测试项目;利用预先定义的测试用例模板为联合矩阵中的每一条测试项目创建一个测试用例,并将所有创建的测试用例存储在存储器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测试用例创建系统及方法,能够根据用户测试需求创建一个或多个测试脚本,通过每一个测试脚本自动产生一组满足用户测试需求的测试用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测试用例创建系统较佳实施例的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测试用例创建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一种测合并后的联合测试用例矩阵的示意图。
图4是一种测试用例实际范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计算机 1
测试用例创建系统 10
脚本创建模块 101
脚本解析模块 102
矩阵产生模块 103
测试用例产生模块 104
显示器 11
存储器 12
处理器 1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39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