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宽度调制装置及调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3983.9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1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冯声振;张丽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研发(南京)有限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7/08 | 分类号: | H03K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宽度 调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脉冲宽度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载波信号发生器,用于根据从外部硬件模块接收到的调制模式控制信号,选择性地输出音频调制载波信号和超声调制载波信号,其中所述音频调制载波信号和所述超声调制载波信号的频率不同;
音频调制模块,连接到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用于根据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音频调制载波信号,对音频输入信号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并输出音频调制信号;
超声调制模块,连接到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用于根据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超声调制载波信号,对音频输入信号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并输出超声调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宽度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号合成模块,连接到所述音频调制模块和超声调制模块,用于将所述音频调制模块输出的音频调制信号和所述超声调制模块输出的超声调制信号合并成一路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并输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宽度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音频调制载波信号和超声调制载波信号是三角波信号、锯齿波信号或正弦波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宽度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为具有两路输出的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且所述调制模式控制信号采用单线串行数字信号来表示多种调制模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宽度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包括:
调制模式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调制模式控制信号;
第一载波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音频调制载波信号;
第二载波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超声调制载波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冲宽度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调制模式控制信号为不调制指示信号时,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的第一载波输出端和第二载波输出端均不输出任何载波信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冲宽度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调制模式控制信号为音频调制指示信号时,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的第一载波输出端输出所述音频调制载波信号,而所述第二载波输出端不输出载波信号。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冲宽度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调制模式控制信号为超声调制指示信号时,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的第二载波输出端输出所述超声调制载波信号,而所述第一载波输出端不输出载波信号。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冲宽度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调制模式控制信号为音频调制和超声调制同时工作的指示信号时,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的第一载波输出端和第二载波输出端分别同时输出所述音频调制载波信号和所述超声调制载波信号。
10.一种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外部硬件模块提供的调制模式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调制模式控制信号,选择性地生成音频调制载波信号和超声调制载波信号,其中所述音频调制载波信号和所述超声调制载波信号的频率不同;
根据所述选择性地生成的音频调制载波信号和超声调制载波信号,对音频输入信号进行脉冲宽度调制,并相应地输出音频调制信号和超声调制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音频调制信号和所述超声调制信号合并成一路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并输出。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脉冲宽度调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调制模式控制信号,选择性地输出音频调制载波信号和超声调制载波信号包括:
当所述调制模式控制信号为不调制指示信号时,不生成任何载波信号;
当所述调制模式控制信号为音频调制指示信号时,生成所述音频调制载波信号;
当所述调制模式控制信号为超声调制指示信号时,生成所述超声调制载波信号;
当所述调制模式控制信号为音频调制和超声调制同时工作的指示信号时,同时生成所述音频调制载波信号和所述超声调制载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研发(南京)有限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研发(南京)有限公司;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39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牛奶纤维混纺面料
- 下一篇:一种洗衣粉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