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Ce-Cu复合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4307.3 | 申请日: | 2012-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7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华;王昕;杨建业;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2/56 | 分类号: | C23C22/56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ce cu 复合 转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表面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Ce-Cu复合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氧化处理技术是铝合金腐蚀防护最常用的方法。
文献1(于兴文,李宁,周宇红等.金属表面稀土转化膜.材料导报,1998,12(4):24-24)中提到80年代初澳大利亚航空研究实验室材料科学部的Hinton和Arnott把Ce3+作为7075铝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缓蚀剂,使7075铝合金的腐蚀速率降低到原来的l/10。后来,Hinton等预先把铝合金浸在CeCl3溶液中,形成一层稻草黄色的膜,该膜的耐蚀性比铝合金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膜高出许多。80年代中期,Arnott又研究了用电化学手段来形成这种膜,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其他离子如La3+、Na3+、Pr3+、Y3+等对铝合金的缓蚀作用,结果发现Ce3+最佳。80年代后期,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材料科学系的Mansfeld对金属基复合材料Al/SiC、Al/Gr进行了CeCl3溶液浸泡处理。90年代初,Mansfeld发明了Ce-Mo处理工艺,并于1990年申请了第一个专利。
文献2(李凌杰,李荻,张胜涛.稀土铈在铝合金氧化膜中沉积机制的研究.材料工程,2001,3:23-24,27)中指出铝合金在硫酸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然后再在含铈盐的溶液中进行恒电流阴极极化,应用椭圆偏振技术对上述两个过程进行现场追踪的结果表明,阴极极化可使氧化膜的组成发生改变,使铈沉积在氧化膜的表面上。改变阴极极化液的酸度,对氧化膜中铈的沉积量有所影响,酸度越大,沉积上去的铈会越少。
文献3(美国专利US5192374,1993)先将铝及铝合金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在表面生成一层波美层,然后再移到稀土盐溶液中,过程分两步:一、将试样放在沸水中浸泡5min,使表面生成由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组成的波美层;二、将样品置于1wt%LiNO3和1.0g/LCeCl3的混合溶液(pH=4.0)中,在温度为100℃的条件下浸泡5min,取出烘干后得到稀土转化膜。该稀土转化膜的制备工艺处理需要高温且工艺复杂,而且稀土转化膜的耐腐蚀能力还没有达到铬酸盐膜的水平,工艺的成熟性远不够,所以亟需开发一种新体系的稀土转化膜。
稀土转化膜处理工艺因其无毒,环保,且转化处理后的溶液可以直接排放,对环境没有污染,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一种代替铬转化工艺。但目前铝合金的表面稀土转化膜处理技术仍需不断改进。
文献4(张军军,李文芳,杜军.室温下铝合金表面Ce-Mn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金属学报,2009,45(12):1466-1472)提出了以Ce(NO3)3和KMnO4为主盐的稀土转化膜工艺制备得到Ce-Mn转化膜,但是该工艺的转化处理液的成膜效率低,耗费时间长,转化温度较高,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该工艺同时采用NaF作为成膜促进剂,加快Ce-Mn转化膜成膜速率,提高成膜效率,实现室温下快速成膜。
尽管对铝合金表面稀土转化膜已有初步的研究,但是截止目前,尚未发现有关铝合金Ce-Cu复合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见诸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工艺参数易控、转化处理时间短、可重复性强的铝合金Ce-Cu复合转化膜;该铝合金Ce-Cu复合转化膜致密且与铝合金基体的结合牢固,使铝合金的腐蚀电位提高了200mV~250mV,腐蚀速率显著降低,具有优良的耐蚀防护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Ce-Cu复合转化膜,其特征在于,由Ce、Cu、Al和O四种元素组成,所述铝合金Ce-Cu复合转化膜中Ce的质量百分数为5%~48%,Cu的质量百分数为8%~20%,Al的质量百分数为20%~40%,O的质量百分数为15%~35%。
上述的一种铝合金Ce-Cu复合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Ce-Cu复合转化膜中Ce的质量百分数为20%~35%,Cu的质量百分数为10%~18%,Al的质量百分数为28%~35%,O的质量百分数为20%~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43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