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永久贮气蓄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5057.5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8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苗克非;李娜;刘会祥;纪元;秦二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北京实验工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5B1/04 | 分类号: | F15B1/0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永久 蓄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能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贮气瓶与蓄能器一体化的永久贮气蓄能器。
背景技术
蓄能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医疗器械、工程机械、建筑、安全器械等多个领域,一般的蓄能器的贮气瓶在充满高压气体后,充气嘴处仅靠橡胶密封圈进行密封,这样的结构形式在短期使用时没有漏气的危险,但长期存放时由于密封圈性能老化等原因,贮气瓶里的高压气体会缓慢泄漏,造成蓄能器失效,长期存放后再次使用时需要再次补气,浪费人力物力,且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贮存期长,能够实现永久贮气的一种一体化永久贮气蓄能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永久贮气蓄能器,其中,蓄能器壳体的一端设有一U型贮气瓶,蓄能器壳体内部设有一蓄能器活塞。
如上所述的一体化永久贮气蓄能器,其中,蓄能器壳体设有贮气瓶的一端有一圆孔,圆孔上设有一个管状冲头座A,冲头座A上设有一个高压冲头,高压冲头上设有一冲头座B,冲杆被U型弹簧卡箍固定在冲头座A内。
如上所述的一体化永久贮气蓄能器,其中,冲头座B上开有一通孔,贮气瓶上开有一充气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延长蓄能器的贮存期,能够实现永久贮气。
2.实现一次性充气,无需补齐,便于存放和能够,节约人力物力。
3.适用于恶劣环境,使用快速,高可靠性,使用时无需再次补气。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体化永久蓄能器组件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放大图;
图中:1.蓄能器壳体,2.蓄能器活塞,3.冲杆,4.高压冲头,5.冲头座B,6.贮气瓶,7.U型弹簧卡箍,8.薄片,9.充气口,10.通孔,11.冲头座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体化永久贮气蓄能器进行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冲头座A11焊接在蓄能器壳体1一端的开口处,高压冲头4通过薄片8焊接在冲头座A11上,冲头座B5通过薄片8焊接在高压冲头4上,冲头座B5上开有通孔10,冲杆3的一端通过U型弹簧卡箍固定在冲头座A11中,贮气瓶6套在冲头座B5外侧且焊接于蓄能器壳体1上,蓄能器壳体1内部有一蓄能器活塞2。
为满足贮气瓶6封闭的要求,高压贮气瓶与蓄能器气腔焊接成独立的两个腔,在充满高压气体后,将贮气瓶6充气嘴焊死在贮气瓶上6,使整个贮气瓶6为一个死腔,从源头壁面了漏气的可能性,进而实现永久贮气。
蓄能器工作时,需要将这两腔连通,这样就需要使用高压冲头4,在蓄能器活塞2由于高压油产生的压力作用下,将高压冲头4上于冲头座B5和冲头座A11之间的薄片冲断,进而使两腔连通,使贮气瓶中的高压气体顺畅的进入到蓄能器中。
未工作时,贮气瓶与蓄能器为两个独立的部分,在工作时高压冲头冲断薄片将两腔贯通后,贮气瓶中高压气体通入蓄能器气腔中,这时贮气瓶的气腔成为蓄能器气腔容积的一部分,共同作为蓄能器气腔容积。这样的设计结构简单紧凑,节约成本,性能可靠,安全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北京实验工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北京实验工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50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