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5389.3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8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波;武延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6 | 分类号: | G02B27/26;G02F1/1335;G02F1/1343;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赵爱军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是指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人们平时所见到的2D显示器无法像真实世界一样提供景深信息。人们之所以能够辨别景深(3D效果),关键在于人的两只眼睛具有60mm左右的瞳距产生的位置差异。有“双眼视差”的两副图成为一对“立体图象对”,其经过人大脑视觉皮层的融合,就产生了立体效果。
3D显示模式分为裸眼式3D显示模式和眼镜式3D显示模式,目前,眼镜式3D显示模式的主流的技术有shutter glass(快门眼镜)技术和pattern retard(偏光式)技术;而裸眼式3D显示模式主要有视差挡板光栅、柱透镜光栅等技术,在裸眼式3D显示模式中,视差挡板光栅技术应用最为成熟,其光栅材料可采用菲林片式、BM(黑矩阵)式、反射BM式、Active barrier(可变光栅)式等。
眼镜式3D显示模式和裸眼式3D显示模式各有其优缺点,眼镜式3D显示模式需佩戴眼镜,但是窜扰相对较小;而裸眼式3D显示模式不需要佩戴眼镜,但是窜扰相对大些。现有技术中的3D显示器往往只能采用一种3D显示模式,但是对于同一3D显示器来说,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3D显示模式可能能够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在同一个3D显示装置上实现眼镜式3D显示模式和裸眼式3D显示模式的兼容切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3D显示装置,包括:
液晶显示面板;
分别贴附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两侧的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
其中,所述3D显示装置还包括:
位于所述第二偏振片上的光栅功能结构,所述光栅功能结构的条纹方向在控制下可与水平方向成预设的不同角度;
位于所述光栅功能结构上的偏振片功能结构,所述偏振片功能结构的功能状态在控制下可在有效和无效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偏振片功能结构的功能状态为有效时,所述偏振片功能结构吸收入射光两个正交的线偏振光分量中的其中一个;所述偏振片功能结构的功能状态为无效时,入射光均能透过所述偏振片功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光栅功能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偏振片上的第一光栅单元和位于所述第一光栅单元上的第二光栅单元,所述第一光栅单元的条纹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光栅单元的条纹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
其中,眼镜式3D显示模式下,仅所述第一光栅单元在控制下起作用;裸眼式3D显示模式下,仅所述第二光栅单元在控制下起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光栅功能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偏振片上的第一光栅单元和位于所述第一光栅单元上的第二光栅单元,所述第一光栅单元的条纹方向与水平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光栅单元的条纹方向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
其中,眼镜式3D显示模式下,仅所述第一光栅单元在控制下起作用;裸眼式3D显示模式下,仅所述第二光栅单元在控制下起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光栅功能结构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与水平方向平行的多行像素电极,其中奇数行像素电极相互连接并与引线a连接,偶数行像素电极相互连接并与引线b连接;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与竖直方向平行的多行像素电极,其中奇数行像素电极相互连接并与引线c连接,偶数行像素电极相互连接并与引线d连接;
其中,眼镜式3D显示模式下,所述引线a、c、d在控制下与公共电极相连接,所述引线b在控制下与驱动电压Vop相连接;或者所述引线b、c、d在控制下与公共电极相连接,所述引线a在控制下与驱动电压Vop相连接;
裸眼式3D显示模式下,所述引线a、b、c在控制下与公共电极相连接,所述引线d在控制下与驱动电压Vop相连接;或者所述引线a、b、d在控制下与公共电极相连接,所述引线c在控制下与驱动电压Vop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栅功能结构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53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