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移动智能体的无结构对等网络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5613.9 | 申请日: | 201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0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沈项军;谷培影;蒋中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樊文红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移动 智能 结构 对等 网络 负载 均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移动智能体的无结构对等网络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网络中每个节点定期发起拓扑调整机制,向处理能力强的节点连接,形成中心式拓扑结构;
S2、通过计算节点在某一时刻的拥塞水平判断节点的拥塞状态,进一步进行网络拓扑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
S11、节点Pi发出搜集消息来搜集参加该节点拓扑调整的候选节点集;
S12、将节点搜集消息转发到一个随机选择的邻居节点,并将该节点添加到集合Si;同时存活时间TTL减1;若存活时间TTL不等于0,则重复步骤S12,继续搜集节点;
S13、将候选节点集Si返回给消息发起节点Pi;
S14、从节点Pi的当前邻居节点集合中选择处理能力最弱且连接度大于1的节点Pmin(Ni);
S15、从候选节点集Si中取出处理能力最强的节点,记为并将其从Si中删除,若节点的处理能力不大于执行步骤S17;若节点的处理能力大于则向节点发出连接请求,若该节点拒绝连接请求,则重复步骤S15,继续选择下一个重连节点,若节点接受重连请求,则执行步骤S16;
S16、节点Pi断开与选择的邻居节点Pmin(Ni)的连接并与节点Pmax(Si)建立连接;若重新连接的节点个数达到预先设定的节点重连个数的上限数n,则执行步骤S17;若否,则执行步骤S14,选择下一次参加重连的节点;
S17、本次拓扑调整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智能体的无结构对等网络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
S21、移动智能体搜集信息计算节点Pj在当前时刻t的拥塞水平并利用的值来判断节点的拥塞状态,包括对每个节点设定过载、正常负载和过载三种负载状态,并设定负载状态阈值,将计算出的值与设定的负载状态阈值相比较从而确定节点的当前负载状态;若节点Pj负载状态是过载,则执行步骤S22;否则执行步骤S23,进行拓扑的优化,选择下一个访问节点;
S22、所述节点Pj随机选择一部分节点断开连接,并派生出一个子移动智能体;所述子移动智能体以它的产生节点为父节点,以广度优先遍历的方式在网络中寻找有多余处理能力的节点,每到达一个节点先判断节点的负载状态,若节点是轻载的就随机选择一个待重连的节点与之连接,然后继续寻找下一节点,直到所有的待重连节点都重连完毕,子移动智能体主动退出网络;
S23、移动智能体根据节点Pj的邻居节点Po对该移动智能体的吸引力表以及访问过的节点列表,来选择下一个访问节点,并迁移到该节点;所述访问过的节点列表用于记录智能体访问过的节点;所述邻居节点吸引力表是网络中任一个节点用于记录的其邻居节点的对移动智能体吸引力的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移动智能体的无结构对等网络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1中进一步包括:
步骤S210所述节点Pj根据自己的负载状态决定是否接受其它节点的连接请求:若节点Pj当前为过载状态,节点Pj不接受其它节点连接请求;若节点Pj当前为正常负载,且此时如果节点Pj的上一个状态为过载,则节点Pj不接受其它节点连接请求;若节点Pj上一个状态不是过载,而节点Pj当前为正常状态,则节点Pj接受其它节点的连接请求;若节点Pj当前状态为轻载则节点Pj接受其它节点的连接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56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