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施工现场废弃水井再利用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6379.1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1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高英杰;刘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天润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8 | 分类号: | E03B3/08;E03B5/04;E03B11/06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现场 废弃 水井 再利用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地现场施工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施工现场废弃水井再利用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地的施工现场绝大部分的生产用水、消防用水的水源来自市政管网。此方法存在用水费用较高、市政管网经常维修,导致施工现场停水,影响施工、市政管网水源点有时不易接管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水井供生产、消防用水的施工现场废弃水井再利用施工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施工现场废弃水井再利用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降水井中的水泵、储水的水箱、连接水泵与水箱的补水管、连接水箱与生产用水管网和消防用水管网的出水管及出水管上用于增压的水泵,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在降水井中设置水泵;
b. 通过水泵加压使降水井中的水通过补水管进入到储水的水箱中;
c. 水箱中的水通过增设水泵的出水管与生产用水管网和消防用水管网连接,提供施工现场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
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排气管。
所述水箱补水管开口位于水箱上部。
所述水箱出水管开口位于水箱中下部。
所述水箱设置泄压旁通管,所述泄压旁通管的一端与水箱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生产用水管网的出水管连接。
所述补水管、排气管、出水管及泄压旁通管均设置有蝶阀。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施工现场废弃水井再利用施工方法可以在不使用市政水源的情况下,也可以满足现场的生产和消防用水要求,使现场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少施工成本;可以根据现场施工要求随时开启或停止使用,使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可以在市政水源出现特殊原因不能使用的情况下,保证现场的生产和消防用水。
本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工地施工现场现有的废弃降水井提供现场施工的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不仅可以使施工现场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减少施工成本,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解决偏远地区用水难,费用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施工现场废弃水井再利用施工方法平面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图中:
1、降水井 2、水泵
3、补水管 4、蝶阀
5、水箱 6、排气管
7、出水管 8、生产用水管网
9、消防用水管网 10、泄压旁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施工现场废弃水井再利用施工方法,其主要设施包括设置在降水井1中的水泵2、储水的水箱5、连接水泵2与水箱5的补水管3、连接水箱5与生产用水管网8和消防用水管网9的出水管7及出水管7上用于增压的水泵2,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在降水井1中设置水泵2;
b. 通过水泵2加压使降水井1中的水通过补水管3进入到储水的水箱5中;
c. 水箱5中的水通过增设水泵2的出水管7与生产用水管网8和消防用水管网9连接,提供施工现场生产用水和消防用水。
所述水箱5顶部设置有排气管6。
所述水箱5补水管3开口位于水箱5上部。
所述水箱5出水管7开口位于水箱5中下部。
所述水箱5设置泄压旁通管10,所述泄压旁通管10的一端与水箱5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生产用水管网8的出水管7连接。
所述补水管3、排气管6、出水管7及泄压旁通管10均设置有蝶阀4。
本发明施工现场废弃水井再利用施工方法:先利用水泵通过补水管将降水井中的水抽到储水的水箱中,再将水箱中的水通过出水管接到生产用水管网和消防用水管网,实现废水利用。将补水管开口设于水箱上部可减小补水压力;将出水管开口设于水箱中下部,可加大出水压力,并利于水箱中水的充分利用;在出水管上设置水泵可加大出水压力,以满足不同高程用水需要;在每条管道上设置一个蝶阀,可根据需要随时开启和关闭用水;在水箱顶部设置排气管,可减小进水压力,并可在水箱水满时做溢出口;在水箱设置泄压旁通管,在水箱水满压力够大时可不通过水泵加压直接向生产用水管网供水,或在水箱水满时泄水减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天润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天润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63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