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热风炉及其建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6840.3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7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继平 |
主分类号: | C21B9/02 | 分类号: | C21B9/0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3500 山西省吕梁市岚***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热风炉 及其 建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高炉热风炉及其建造方法,属于热风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风炉是冶金行业炼铁高炉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冷热风的交换,经过换热,由鼓风机通过管道送入热风炉,再而送入高炉中。它们的作用是为高炉不断的提供1000℃以上的高温热风。
热风炉一般采用高炉煤气加焦炉煤气作燃料,在使用高炉煤气的条件下,采用预热助燃空气和煤气的方法,可提高风温至1200~1300℃以上。
但现有的热风炉采用燃气通过烟道进入热风炉炉底的结构,由钢柱支撑上部摆放耐热铸铁的炉箅子,炉箅子上部装耐火球,以及格子砖,直至上部的出风口。
现有热风炉存在的问题有:热风炉炉底由于采用铸铁耐热炉箅子,换热温度不能过高,致使限制了燃烧温度,热风炉底部只能达到350℃,由于温度不能过高,热风炉的有效利用面积只能达到70%左右,致使很大一部分热风炉空间浪费,不利于精益化生产。而如果热风炉底部超过达到350℃,过高的温度会使炉箅子变形甚至引起热风炉坍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高炉热风炉及其建造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造成本低、热利用效率高的高炉热风炉以及建造这种高炉热风炉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炉热风炉,包括炉底、炉箅子和炉顶,炉底为耐火砖,所述炉底的结构为:炉壁为圆柱筒形,多道底墙等距平行设置在炉壁内,底墙的两端均连接在炉壁上且在垂直于底墙方向的炉壁一侧上设置有主风道,该主风道贯穿所有底墙;
位于炉壁内的圆形炉箅子设置在底墙上且炉壁的高度与炉箅子相同,炉顶设置在炉箅子上部;
所述炉箅子的结构为:由多个炉箅砖依次搭接形成;
所述炉箅砖的结构为:板状炉箅本体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炉箅本体的中一边上设置有多个导流槽。
所述炉壁两两之间至少设置一层底墙拉撑,每层底墙拉撑由多道加强体组成,所述底墙两两之间均用加强体拉接,多道加强体平行等距设置且垂直于底墙。
所述底墙拉撑为耐火砖,该耐火砖的长度长于墙体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炉箅子为多个炉箅砖竖向排列形成,导流槽位于炉箅子底部。
所述主风道为拱门型结构。
所述炉箅子和炉顶之间的炉膛内填充有耐高温蓄热材料。
所述耐高温蓄热材料为高效37孔格子砖,或为耐火球。
本发明一种高炉热风炉的建造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建筑地基,然后根据生产规模用耐火砖在地基上建筑相应的圆筒形炉壁,并在炉壁上预留有拱门型的主风道;
第二步、在炉壁内建造若干平行等距的底墙,直至底墙在整个炉壁内部布满,在底墙的堆砌过程中,每隔4~10层耐火砖设置有一层底墙拉撑,并且在每堵底墙上均对应炉壁的主风道设置拱门型风道;
第三步、将炉箅子安装底墙上部,使炉箅子的高度与底墙的高度相等;
第四步、将炉顶安装在炉箅子上部,并安装各种内部设施直至建造完毕。
在所述第二步中建造底墙拉撑时,将耐火砖的两端搭接到相邻两侧的底墙内部形成所述加强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炉箅子采用陶瓷炉箅子,炉底用耐火砖底墙支撑,炉底耐热温度可达1200℃,比传统温度提高850℃,节省了焦比和煤气,大幅提升了炉底的耐热温度,大大提高了热风炉的利用面积,且组合式陶瓷炉箅子不会变形,使高炉热风炉整体结构稳固,提高了安全性能。
2、本发明中热风炉燃烧和送风均采用小火慢烧、慢送稳定长时间高风温的方式,利用组合式陶瓷炉箅子,并采用高效37孔格子砖或耐火球等耐火蓄热材料,使热风炉风温在送风6小时内达到1250℃,缩短加热时间,延长供热时间,减少热风炉数量,节约成本,炉体寿命达20年以上,蓄热体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B的剖视图。
图中1为炉底、2为炉箅子、3为炉顶、4为炉壁、5为底墙、6为主风道、7为炉箅砖、8为炉箅本体、9为凸起、10为导流槽、11为底墙拉撑、12为加强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继平,未经王继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6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检测MOA阻性电流的便携式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膨胀型测试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