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难降解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7030.X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7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泰;王凯;文一波;陈长松;于金良;左青;仝延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伊普国际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有机 废水 深度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对难降解有机废水深度处理后达到直接回用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难降解有机废水回用时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混凝沉淀法、高级氧化法和膜生物反应器(MBR)法。
其中,混凝沉淀法是直接向难降解有机废水中投加高效絮凝剂,可以去除一部分有机物和悬浮物,但由于其只能去除部分有机物和悬浮物,而无法去除水中的硬度和盐分,无法达到循环冷却水或锅炉补给水的用水标准,且其运行费用较高,使其应用范围受限。
高级氧化法是利用光催化氧化、超声波空化、湿式氧化或强氧化性物质如臭氧、二氧化氯、双氧水等对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去除,但由于其投资和运行费用都较高,无法在大工程上应用,且其只能去除有机物而无法去除硬度和盐分,无法达到循环冷却水或锅炉补给水的用水标准。
膜生物反应器(MBR)法是一种将膜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其利用高浓度的活性污泥对有机物进行有效降解,但由于其膜污染比较严重,膜寿命较短,且其只能去除部分有机物和悬浮物,而无法去除硬度和盐分,无法达到循环冷却水或锅炉补给水的用水标准。
从上述对现有技术中对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方法的介绍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无法去除难降解有机废水中的硬度和盐分,无法达到循环冷却水或锅炉补给水的用水标准,且运行费用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可以解决目前的废水处理系统无法去除难降解有机废水中的硬度和盐分,无法达到循环冷却水或锅炉补给水的用水标准,且运行费用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
混凝沉淀处理区、砂滤处理区、超滤处理区、纳滤处理区和反渗透处理区;其中,所述混凝沉淀处理区依次与砂滤处理区、超滤处理区、纳滤处理区、反渗透处理区连接;所述超滤处理区的超滤浓水出水口回连至所述混凝沉淀处理区,所述反渗透处理区的出水口用于与回用装置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难降解有机废水深度处理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处理的难降解有机废水从二沉池的出水经混凝沉淀处理区进行混凝沉淀处理;
混凝沉淀处理后的出水进入砂滤处理区进行砂滤处理,通过砂滤去除水中大的颗粒物;
砂滤处理处理后的出水进入超滤处理区进行超滤处理,通过超滤膜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大分子有机物;
超滤处理后的出水进入纳滤处理区进行纳滤处理,通过分离纳滤膜去除水中有机物、硬度和盐分;
纳滤处理后的出水进入反渗透处理区进行反渗透处理,去除水中剩余盐分后,出水作为回用水;
上述处理中,砂滤处理区的砂滤反洗水、超滤处理区得到的超滤浓水及反洗水回流至混凝沉淀处理区中,经混凝沉淀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后,再进入砂滤处理区、超滤处理区、纳滤处理区和反渗透处理区进行处理。
由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处理系统由混凝沉淀处理区、砂滤处理区、超滤处理区、纳滤处理区和反渗透处理区相互配合,在混凝沉淀处理后,采用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全膜法工艺对难降解有机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利用超滤去除混凝沉淀处理后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部分有机物,其出水进入纳滤、反渗透处理后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硬度和盐分,大大提高了出水水质,将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达到循环冷却水或锅炉补给水的用水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难降解有机废水深度处理方法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伊普国际水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伊普国际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70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印机的显影组件
- 下一篇:一种充电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