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挂具头的脱挂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7707.X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2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汝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大港镀锌厂 |
主分类号: | C23G1/24 | 分类号: | C23G1/24;C25D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挂具头 脱挂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电镀挂具头上镀层的剥离所用的化学制剂。
背景技术
电镀是金属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后期处理工艺,由于挂具经常浸入电镀液,使挂具头被镀有多种电镀层。及时退除挂具头上的多种镀层,以保障每一次进入第一缸镀液的挂具头上没有任何镀层,可以达到保证挂具头的弹性、挂具头不至增大、减少工作液夹带的目的。挂具电解退镀工艺,目前在塑胶电镀上应用很广,而在五金件电镀上应用受限。主要原因是:1.塑胶本身不导电,挂具头变大会引起挂具头周围的电流密度过大,烧焦化学镀镍层而引发漏镀;2.塑胶本身小,需要挂具把它夹紧,挂具不及时退镀,裸露的钢线经过数次电镀后将失去弹性,根本无法夹紧工件。这就决定了塑胶电镀必需及时进行退镀,所以必须将挂具退镀工位安排在电镀流水线上。为达此目的,关键的工艺在于挂具头上多种镀层的一次性退除。而现有的脱挂剂一般采用NH4NO3、NTA、六次甲基四胺为主要成分配置,但工业级的NTA 根本不溶于水,微溶于热水,溶于碱溶液。以少量稀的NaOH溶液将计算量的NTA溶解而配成工作液。试验结果表明:此法退镀铜/镍/铬镀层的速率很快,但是伤挂具环行钢线,连续退镀30 min后,挂具钢线开始变细,对产品造成很大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挂具头的脱挂剂,可有效去除挂具的多种镀层,并对产品不会造成伤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镀挂具头的脱挂剂,以每升水计,按以下组成配制而成:
NH4 NO3 30-60g/L;
乙二胺 10-30g/L;
冰醋酸 25-70g/L;
六次甲基四胺 20 -50g/L。
以上所得产品所得产品pH值:6-7;
优选的配方为:
NH4 NO3 40g/L;
乙二胺 20g/L;
冰醋酸 42g/L;
六次甲基四胺 30g/L;
以上所得产品所得产品pH值:6-7。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以乙二胺作为配置体系,所得脱挂剂产品能有效去除电镀挂具头的镀层,并不会对其造成伤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在现有的采用NH4NO3、NTA、六次甲基四胺为主要成分配置的脱挂剂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由于NH4NO3是导电盐、退镀盐,NTA是主配位剂,六次甲基四胺是缓蚀剂,三乙醇胺既能助溶NTA,又能起到缓蚀剂的作用。在这些成分中,NH4NO3价格便宜,溶解度又高,六次甲基四胺是目前公认的钢铁最有效的缓蚀剂之一,而且价格也不贵,溶解度又高,唯独NTA又贵又不易溶解。考虑到这些,开始寻找可以取代它的配位剂。很显然,这种配位剂必需满足以下要求:(1)对Cu2+ ,Ni2+的配位能力要远大于其对Fe2+的配位能力;(2)对Cu2+ ,Ni2+的配位能力要大于NTA对Cu2+,Ni2+的配位能力;(3)对Fe2+的配位能力要小于或等于NTA 对Fe2+的配位能力,乙二胺满足以上要求。
Pk[Cu(H2NCH2CH2NH2)2 ]2+ =19.6
Pk[Cu(NTA) ]一=12.68
Pk[Ni(H2NCH2CH2NH2)3]2+=18.59
Pk[Ni(NTA)]一=1.26
Pk[Fe(H2NCH2CH2NH2)3]2+=9.52
Pk[Fe(NTA)]一=8.8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大港镀锌厂,未经天津市大港镀锌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77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