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平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7762.9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6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康建荣;张彬;靳阔军;杜耀斌;张清明;杨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08 | 分类号: | B28B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渠道底板成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平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底板薄壁混凝土施工中,必须保证混凝土布料均匀,振捣密实,以达到混凝土构件的实体质量,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工平仓,单独选用振捣设备振捣;二是采用的设备只能单向平料,平料设备与振捣设备相互独立。上述两种方式不能将平料装置和振捣器有效的结合,而且传统的布料平仓方式只能实现单向运行,行走到一端后再返回到起点运行,而且耗费人工太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向平料装置,解决了平料与振捣的有效结合,同时实现了现有设备不能实现双向平仓振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平料装置,包括一块呈等腰梯形的底部钢板、两块平料钢板和振捣器,所述两块平料钢板竖直设置在呈等腰梯形的底部钢板的两斜边上,所述振捣器安装在底部钢板上面的中部,并且振捣器与底部钢板之间设有缓冲垫,所述呈等腰梯形的底部钢板的斜边与整机跟随成型机行走方向的夹角为10°到30°之间。
为使本发明起到更好的技术效果: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平料钢板的外侧面内凹成弧形。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呈等腰梯形的底部钢板的斜边与整机跟随成型机行走方向的夹角为15°。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两块平料钢板的竖直高度分别在30cm以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两块平料钢板的竖直高度分别为40cm。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缓冲垫有四个,均匀设置在振捣器与底部钢板之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呈等腰梯形的底部钢板的上底边、下底边和斜边的长度比为3:9:14。
本发明中所述的成型机为控制双向平料装置在渠道底板移动的装置,所述行走方向为成型机在渠道底板上的移动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双向平料装置由于呈等腰梯形,两块平料钢板竖直设置在呈等腰梯形的底部钢板的两斜边上,特别是斜边与整机跟随成型机行走方向的夹角为10°到30°之间,所以设置在斜边上的平料钢板也与斜边与整机跟随成型机行走方向的夹角为10°到30°之间,并且两个斜边均有,使本发明能够来回两个方向平仓振捣,同时还不会造成平料钢板外和底部钢板两端堆料的现象,在能量消耗方面也起到了极大的节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双向平料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双向平料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双向平料装置,包括一块呈等腰梯形的底部钢板1、两块平料钢板2和振捣器3,所述两块平料钢板2竖直设置在呈等腰梯形的底部钢板1的两斜边上,所述振捣器3安装在底部钢板1上面的中部,并且振捣器3与底部钢板1之间设有缓冲垫,所述呈等腰梯形的底部钢板1的斜边与整机跟随成型机行走方向的夹角为10°到30°之间。调整本发明一种双向平料装置与整体行走方向的之间的角度可以有效阻隔平料钢板2的外侧面与混合料过多接触,减少其阻力,而安装的振捣器3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减少了混合料与弧形面的接触时间,从而达到降低摩擦阻力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一种双向平料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平料钢板2的外侧面内凹成弧形。外侧面内凹成弧形的平料钢板2可以有效减少阻力,设计合理的曲面可以减少混合料运动的侧向速度,避免过分抛扔,减少抛扔的能量消耗。
根据本发明一种双向平料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呈等腰梯形的底部钢板1的斜边与整机跟随成型机行走方向的夹角为15°。角度过小混合料对本发明的阻力较大,角度过大本发明的上底边和下底边两侧易产生堆料现象,而经过反复,现场试验,角度为15°为最佳。
根据本发明一种双向平料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两块平料钢板2的竖直高度分别在30cm以上。该高度一般是根据布料厚度及用于调节整个双向平料装置高度的丝杆调节器所能调节的高度来设定的。
根据本发明一种双向平料装置的另一个的最佳实施例,两块平料钢板2的竖直高度分别为4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77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媒体素材支持3D技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3D图像的编解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