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余热的酒瓶清洗集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7920.0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4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何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兵 |
主分类号: | B08B9/20 | 分类号: | B08B9/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238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余热 酒瓶 清洗 集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利用白酒瓶的清洗装置,尤其是一种利用余热的高温消毒与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白酒瓶由于通用性差,回收麻烦,很少有企业回收白酒瓶,也没有白酒瓶回收用的专门清洗机。
现有的啤酒瓶清洗机都是将回收瓶通过进瓶机构传送入洗瓶机后,通 过预喷淋系统预热加温和喷淋后就进入碱液池,而对回收瓶内的残液没有 预先处理掉,这样会使残液直接进入到碱液池中,对碱液造成污染,减低 碱液的浓度和利用率,影响浸泡除标效果,再者碱液槽内的喷淋头设置比 较单一,对一些死角不容易清洗到,特别是对瓶子的内壁清洗不彻底,造成瓶子的洁净度不足,对瓶子的清. 洗冲刷用水没采用循环用水,造成浪费用水,浪费能源。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节约资源的回收利用酒瓶的清洗装置。
一种利用余热的酒瓶清洗集成装置,包括:电机、主轮、左轮、中轮、右轮、皮带、支架、清洁台、塑料刷、铁刷、蒸汽管等;所述清洁台一排方形池子,水平方向依次排列,包括浸泡池、洗涤池、清洗池、漂洗池;所述支架设置在清洁台上,支架上端设有主轮,支架下部设有左轮、中轮、右轮;所述左轮、中轮、右轮分别通过所述皮带与主轮连接;所述塑料刷为两组四把,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轮、中轮两边,对称设置;所述铁刷设置于所述右轮两边;所述蒸汽管一端连接工业蒸汽源,一端伸入清洁台各池底。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思,所述蒸汽管伸入清洗池的部分开有很多蒸汽孔。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思,所述蒸汽管一端连接工业蒸汽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没有专门的白酒瓶回收清洗设备的空白。具有结构简单,有效节约资源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A-A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B-B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蒸汽管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的一种利用余热的酒瓶清洗集成装置,包括:电机1、主轮3、左轮4、中轮5、右轮6、皮带2、支架10、清洁台9、塑料刷7、铁刷8、蒸汽管11等;所述清洁台9一排方形池子,水平方向依次排列,包括浸泡池94、洗涤池93、清洗池92、漂洗池91;所述支架10设置在清洁台9上,支架10上端设有主轮3,支架下部设有左轮4、中轮5、右轮6;所述左轮4、中轮5、右轮6分别通过所述皮带2与主轮3连接;所述塑料刷7为两组四把,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轮4、中轮5两边,对称设置;所述铁刷8设置于所述右轮6两边;所述蒸汽管11一端连接工业蒸汽源12,一端伸入清洁台9各池底。
工作时,操作人员分别立于清洁台9两侧,向浸泡池94放入清水、向洗涤池93放入洗涤液、向清洗池92放入清水、向漂洗池91放入清水,将回收来的旧酒瓶放入浸泡池浸泡一段时间,酒瓶上的旧商标浸水变软,然后开启电机1,电机1带动主轮3运转,主轮3通过皮带21、22、23分别带动左轮4、中轮5、右轮6转动,其分别带动设置的在其上的塑料刷7、铁刷8转动;操作流程如下:将浸泡后的旧酒瓶用铁刷8磨去旧商标,放入洗涤池93,使用塑料刷72、塑料刷74,从瓶口伸入酒瓶内,清洗酒瓶内部,然后将酒瓶放入清洗池92,用清水将酒瓶上附着的洗涤液残留洗干净,然后使用塑料刷71、塑料刷73清洁瓶内残留污渍,而后将酒瓶放入漂洗池91,用清水漂洗;在清洗过程中,工业蒸汽进入蒸汽管11,通过设置蒸汽管11尾端的蒸汽孔,将蒸汽分别输入清洁台9的各池子中,将池子里的水加热,通过阀门来控制蒸汽的进入量,进而控制各池的水温,温度高时可以给瓶子高温消毒,冬天还可以给操作人员暖手。
本发明所揭示的内容,是为较佳实施例,但凡局部变更、变化,或对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的修饰,而源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且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不加创造性思维易于推知的,皆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权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兵,未经何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7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