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脉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68105.6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7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立永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1/04;F17D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16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态氢能源在地球表面环境超远距离传输和广区域分配技术。
背景技术
地球环境危在旦夕,能源危机迫在眉睫,要想彻底解决这两大难题,挽救地球人于危难之中,地球人必须彻底改变以往的自毁式能源模式,果断启动氢能源时代。正是在此圣神的责任感面前,本发明人先后发明了“南极风车”,申请号,2011101977104;“紫外线光堆”,申请号,2011102887571;“冻堆”,申请号,2011104066324;本发明正是这一链条的后续发明;氢能源产业链也是本发明所形成的重要思路;在上世纪中页,液态氢、氧在航天业上得到了应用,因此低温冻液的传输也因用而生,不过这种传输只对于装运冻液的槽车和火箭之间,传输距离一般只有几百米,并且传输是在人的视距内操作完成;一般几个小时的注入,传输工作即告结束;尽管如此,此短距传输已开了绝热管道的先河,但是它与超远距离传输相比就不属同一层面的技术;氢脉则是注入了智慧的能源活通道,并且一经形成就必须永久工作;氢脉的广区域分配也是前所未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氢能源视距外的超远距离传输和分配的技术,传输路径不但涉及陆地而且还涉及海洋;分配对象不但涉及交通运输的移动对象,而且还涉及工、民用的固定对象;氢脉不但是一个无限延伸和发达的能源通道而且是一个搭载信息网络的超级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氢脉选择了液态氢的传输管道和液态氧的传输管的管道的双管组合模式,氢脉的双管组合顺应氢能源的产生和使用的循环链结构,又是氢脉的生命组合;有了这种生命组合,氢脉就可以穿洋越海、氢脉可以无限延伸、氢脉可以无限发达;一个完整的氢脉技术还包括氢脉上源的液态氢和液态氧的超流量压注体系,穿越海洋的氢脉潜式通道,氢脉陆上投送的坑道式传输,氢能卸载和供应要件——独口气套式冻液储罐,氢脉的气化和气态传输,利用氢脉平台搭载信息通道,氢脉的动态真空抽吸,氢脉的动性内管设计,氢脉的动性内管支架设计,氢脉的动电极臂设计,氢脉的纳米管端堵设计,氢脉的信息控制系统设计。
此氢脉的超流量压注体系是液氢、液氧在氢脉上源获得强大的动力和超高流速的源泉,它是分别将液态氢和液态氧以极高的压注量分别压入氢脉的输氢管道和输氧管道中;液氢、液氧是已蒸发的液体,如果单位时间内的压注量较低,在途中将大量气化,甚至到达目的地已全部气化,失去了氢脉存在的意义;然而,氢、氧原子都是较小的原子,尤其是氢原子,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原子,它与管壁的引力很小,移动性很好,再加上这两种液体的易气化性,使得在传输途中产生难得的中继泵效应,从而,液态氢、液态氧在管道中具有非常好的加速性,超流量压注不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此氢脉的远洋跨越的潜式传输通道部分是氢脉穿越水环境的特殊区段,在这一部分,要想使氢脉按既定路径穿越,就必须设计一套十分完整的软支架,因此在氢脉的潜式部分就有主控制体、副控制体和协控制体搭配使用模式,在主控制体、副控制体和协控制体上都设有产生浮力作用的浮罐,在主控制体上还有自用能量节流装置;在主控制体和副控制提上还有电能转换装置,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执行装置,有控制氢脉的水平横向移动的火箭推力装置,有夹层真空的抽吸装置;通过以上设计和信息化的技术参与,氢脉的潜式通道就是一个拥有生命和智慧的水下能源传输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还搭载了信息传输通道。
此主控制体、副控制体和协控制体的相互配合使用是氢脉潜式传输通道节省成本的措施,主、副控制体的功能强大,造价也高,安装调试也较协控制体困难;协控制体只是安装在潜式氢脉上的、受主控制体操纵的较简单的控制浮体,当然也有一些信息采集器件,成本明显较低;主控制体、副控制体和协控制体的配合使用模式不但不影响氢脉性能而且可大大降低氢脉的辅设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立永,未经张立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81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辊式滚压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自隔热保温构造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