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牵引电机通风机脱速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8865.7 | 申请日: | 2012-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0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颜光耀;姜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7/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任力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 电机 通风机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车牵引电机通风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铁路机车上,机车走行部靠牵引电机驱动实现机车运行,而牵引电机需要风冷降温以确保牵引电机安全使用,因此在机车上配置有机械传动的牵引电机通风机。通常采用由机车柴油机机械传动提供旋转动力的牵引电机通风机。如图1所示,图中右部的轴是柴油机机械传动的动力轴,图左部的轴是牵引电机通风机的轴,两根轴端分别安装相同的传力盘和盘绳柱6,中间由尼龙绳软连接传递旋转动力,软连接有效克服两转轴不同轴的误差。这种结构在柴油机运行时效果很好,传递动力使牵引电机通风机避免冲击并实现柔和旋转。可是当柴油机发生转速失控的故障时,则通风机也会被驱动造成超速旋转,产生严重后果使通风机叶片受离心力作用折断甚至飞出使通风机被摧毁。通常,只要柴油机发生转速失控故障,通风机都会报废。这是现有技术中牵引电机通风机传动装置始终未解决的课题。
为什么当机车柴油机发生转速失控故障时会殃及牵引电机通风机,原因是通风机对来自柴油机的驱动力靠尼龙绳连接机械传力,当柴油机发生转速故障时通风机会被带动骤然转速飞升,造成通风机超出设计转速,过大的离心力导致通风机叶片折断并将通风机摧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当柴油机故障超速的状态发生时,可以对通风机脱速保护的牵引电机通风机脱速保护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牵引电机通风机脱速保护装置,包括通过绳索连接的两个传力盘,两个传力盘分别套装于两个转轴,传力盘前由弹性元件压制,弹性元件前设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紧固于转轴,传力盘后端面受阻尼动力盘挤压,阻尼动力盘与转轴固连,传力盘、弹性元件均与转轴转动配合。
弹性元件包括蓄压器和压力调整盘,蓄压器夹持于传力盘和压力调整盘之间,压力调整盘前端为锁紧装置。
锁紧装置包括转轴前端的外螺纹及固定螺母,固定螺母前端设有锁紧螺母。
阻尼动力盘与传力盘接触面上设有阻力装置。
阻力装置为阻尼动力盘与传力盘接触面上设置的凸起摩擦粒。
传力盘与转轴之间设有传力盘轴承。阻尼动力盘与转轴通过花键轴向定位,且为过渡配合。
阻尼动力盘与转轴的轴肩之间设有止推轴承。
转轴为柴油机动力轴或牵引电机通风机传力轴。
所述弹性元件、锁紧装置、阻尼动力盘均安装于柴油机动力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机车柴油机转速失控的过程,还没有造成通风机损毁之前,控制通风机转子即刻脱离柴油机的旋转驱动力,避免通风机超速损毁。利用旋转软绳传动机构的张力变化机理,使通风机自动脱速进行自我保护;当故障消除后,脱速保护装置又可以使传动装置恢复正常传递通风机旋转力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通风机传动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通风机传动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牵引电机通风机脱速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动力轴,2-锁紧螺母,3-固定螺母,4-压力调整盘,5-蓄压器,6-盘绳柱,7-传力盘,8-阻尼动力盘,9-止推板,10-轴承,11-脱速器体,12-轴承档板,13-螺栓,14-止推轴承盘,15-止推轴承,16-传力盘轴承,17-通风机传力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本发明的牵引电机通风机脱速保护装置,包括通过绳索连接的两个传力盘7,两个传力盘7分别套装于两个转轴,传力盘7前由弹性元件压制,弹性元件前设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紧固于转轴,传力盘7后端面受阻尼动力盘8挤压,阻尼动力盘8与转轴固连,传力盘7、弹性元件均与转轴转动配合。其中两个转轴分别为柴油机动力轴1或牵引电机通风机轴。下面以柴油机动力轴1为例进行叙述,弹性元件、锁紧装置、阻尼动力盘8均安装于柴油机动力轴1。当然上述部件也可以两个转轴上都安装,或者安装在牵引电机通风机轴上。其中以朝向绳索的反向、也即两个传力盘7相对的反向为前,以两个传力盘7相背离的方向为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88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阀的进入装置
- 下一篇:利用负压支持的伺服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