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双光路瞄准系统的点温测温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9055.3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8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飞;张鹏铭;孙水江;季月岭;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精功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G02B6/3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028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双光路 瞄准 系统 测温 | ||
1.带双光路瞄准系统的点温测温仪,包括光接收装置,以及与光接收装置信号连接的光信号分析处理装置,所述的光接收装置包括光接收基座(1),设置在光接收基座(1)内的第一道光路通道(11)和第二道光路通道(12),与第一道光路通道(11)的进光端配合的光接收组件,与第二道光路通道(12)配合的望远镜(3),所述光信号分析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一道光路通道(11)的出光端配合,所述的光接收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道光路通道(41)后端并与第一道光路通道(41)光连通的光纤夹头(8),所述第一道光路通道(41)通过与光信号分析处理装置信号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望远镜(3)包括物镜透镜(31)和目镜,分别连接在物镜透镜(31)和目镜上的物镜透镜筒(33)和目镜筒(34),设置在所述物镜透镜筒(33)和目镜筒(34)之间的分划板(35),所述物镜透镜筒(33)和目镜筒(34)之间设有中继镜筒(36),所述中继镜筒(36)与物镜透镜筒(33)之间设有偶数个间隔设置的中继胶合透镜(37)、所述分划板(35)设置在中继镜筒(36)和目镜筒(3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光路瞄准系统的点温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接收基座(1)内设有光路通道形成体(4),所述光路通道形成体(4)中具有第一光接收通道(41),设置在第一光接收通道(41)末端的截止片(5),开口设置在第一光接收通道(41)侧壁上的第二光接收通道(42),设置在第二光接收通道(42)末端的反射片(6),所述的第一道光路通道(11)设置在所述截止片(5)的后侧,所述的第一光接收通道(41)与第二光接收通道(42)分别位于所述截止片(5)法线的两侧,所述的第二道光路通道(12)与第二光接收通道(42)分别位于所述反射片(6)法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双光路瞄准系统的点温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路通道形成体(4)为分体结构,包括光出射部(43)和光分路部(44),所述光出射部(43)和光分路部(44)的拼接面与所述截止片(5)所在平面平行,且所述截止片(5)设置在拼接部,所述第一道光路通道(11)和第二道光路通道(12)设置在光出射部(43)上,所述的第一光接收通道(41)和第二光接收通道(42)设置在光分路部(4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双光路瞄准系统的点温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分路部(44)在其光接收端设置虑光片(2),并在所述虑光片(2)外侧设有透光保护片(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双光路瞄准系统的点温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分路部(44)一端角为截角端头,所述截角端头位于所述第二光接收通道(42)的末端,所述的反射片(6)设置在所述截角端头上的截角平面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选一项所述的带双光路瞄准系统的点温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纤夹头(8)包括设置压紧内腔的压帽(81)、与压紧内腔插置配合的光电连接座(82)、贯通所述光电连接座(82)芯部的光纤通道(83)和纤芯通道(84),所述光电连接座(82)上分别对应于光纤通道(83)和纤芯通道(84)部位为夹紧部(85)和光电连接部(86),所述夹紧部(85)的外周结构与压紧内腔结构相适应、且所述夹紧部(85)与压帽(81)插置配合,所述夹紧部(85)自由状态时,其径向尺寸大于压紧内腔径向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双光路瞄准系统的点温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85)和光电连接部(86)之间设有靠近夹紧部的弹性调节部(87)和靠近光电连接部的座体连接部(88),所述压帽(81)上设有与座体连接部(88)连接配合的帽体连接部(89),所述光纤通道(83)设置在夹紧部(85)和弹性调节部(87)的芯部,并向座体连接部(88)的芯部延伸;所述纤芯通道从座体连接部(88)的芯部贯穿到光电连接部(82);
所述的夹紧部(85)和弹性调节部(87)为复数只呈轴对称的卡爪,相邻卡爪间隙配合;或者所述的夹紧部(85)和弹性调节部(87)为一只轴向侧壁具有间隙的卡臂;所述间隙延伸至座体连接部(88)中部,且延伸至座体连接部(88)的间隙终端的两侧边分别设置缺口,形成弹性孔(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精功机电有限公司,未经绍兴精功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90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卤钨灯管排气机下管退火装置
- 下一篇:肾动脉轨道射频消融电极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