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69296.8 | 申请日: | 2012-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1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宋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其中,由于携带方便,手机成为广泛应用的通讯工具,故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欢迎。
通常情况下,为了适应手机用户的状态,手机一般会包括多种工作模式,比如:
静音模式:将手机的提示信息设置为静音,一般为用户希望不被打搅的情况下使用,比如:睡觉;
振动模式:将手机的提示信息设置为振动,一般为用户希望不打搅别人的时候使用,比如:开会、上课等等;
室外模式:通常提示的声音比较大,一般为用户不希望漏接电话的情况下使用,比如:环境噪音比较大的时候。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模式,比如:室内模式、普通模式、飞行模式等等。
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当手机处于某些工作模式(比如:静音模式、普通模式)下,在接收到短信或者来电时,存在基于提示信息而输出的提示信号的强度较弱或持续的时间较短的技术问题;
由于存在基于提示信息而输出的提示信号的强度较弱或持续的时间较短的技术问题,所以,对于用户来讲,就存在不容易或根本就不能察觉的问题,进一步地会导致一些特定的通讯信息不能被及时处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手机处于某些工作模式下,在接收到短信或者来电时,存在基于提示信息而输出的提示信号的强度较弱或持续的时间较短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通信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第一通讯信息时,判断所述第一通讯信息是否在第一时间段内被处理,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讯信息在第一时间段内未被处理时,获取第一通讯信息并据此判断所述第一通讯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通讯信息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时,检测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为第一工作模式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
在所述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后的第二时间段之后,将所述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一工作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讯信息具体为:来电信息或者短信信息。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通讯信息中包括第一通讯信息的发起者的联系信息时,所述获取第一通讯信息并据此判断所述第一通讯信息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发起者的联系信息;
判断所述发起者的联系信息是否包含在预存的重要联系人的联系信息中。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通讯信息中包括第一通讯信息的发起者所在地理/场所的位置信息时,所述获取第一通讯信息并据此判断所述第一通讯信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发起者所在地理/场所的位置信息;
判断所述位置信息是否包含在预存的关键地理/场所位置信息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具体为:静音模式、室内模式或普通模式中的任一工作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具体为:户外模式,或者采用剧烈振动、响铃或闪光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第一通讯信息提醒的工作模式。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为静音模式时,所述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时间;
当所述当前时间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振动模式;
当所述当前时间满足第三预定条件时,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响铃模式。
进一步的,在所述将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调整为第二工作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噪音所对应的环境噪音值;
判断所述环境噪音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当所述环境噪音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二工作模式所对应的提醒方式的提醒时间从第一提醒时间延长到第二提醒时间。
另一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通信功能,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692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叠层电极的发光器件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黑硅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