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馈电型耦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0305.5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0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曲梅;孙焕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东恒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2 | 分类号: | H01P5/12;H01P5/16;H01P5/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王玉梅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馈电 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厘米波组件与系统设计的一种馈电型耦合器。
背景技术
耦合器在如今的通信业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室内网络覆盖系统中,耦合器是一个重要的组件,其通过电磁耦合方式进行信号的不等份分配和功率合成,对每个终端天线进行信号输出。在应用中,通常要求耦合器器件具有损耗低、频带宽、低互调等特点。
现有技术中,耦合器通常采用导线耦合的方式实现耦合,如图1所示,现有耦合器中包括耦合导体2和主导体1,主导体1两端分别连接输入端IN1和直通输出端OUT1;耦合导体2一端连接耦合口,作为耦合输出端OUT2,另一端的耦合输出端连接电阻。基于这种设计的耦合器虽然在以往的使用中比较适用,但是随着4G的L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将成为新的通信标准,在4G网络覆盖中要求对每个分支天线进行馈电,以取得不良信号的反馈;而现有的耦合器虽然可以对输入、输出端口进行馈电,但耦合口是基于耦合方式工作的,则无法直接馈电。这就需要对耦合口的天线另外连接一根直流电线。这在网络覆盖的实施过程中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也非常的浪费资源,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馈电型耦合器,其能够实现网络覆盖中每个分支天线皆可进行馈电,获得不良信号的反馈,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馈电型耦合器,其包括输入端、直通输出端、第一耦合输出端、第二耦合输出端,以及连接在输入端和直通输出端之间的主导体,和连接在第一耦合输出端与第二耦合输出端之间的耦合导体;还包括连接在输入端与第一耦合输出端之间的馈电模块;
馈电模块包括电感和电容,电感串接于输入端与第一耦合输出端之间;电容一端连接在电感的一端上,另一端接地。
本发明在应用时,馈电模块形成LC低通滤波器的形式,其中电感产生低频响应,不会对使用频段产生干扰;又由于电感的导电性,对输入端加电压时,电流会经过主导体再通过电感对耦合端进行馈电,把来自输入端的直流电压馈电至第一耦合输出端。从而实现耦合输出端天线的馈电,以获得不良信号的反馈。
进一步的,所述馈电模块中,按照低通滤波器原形,电容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电感的两端上。可以有效的压制边带抑制,使其不对高频产生频率干挠。
作为一种改进,本发明还包括负载电阻,负载电阻一端连接第二耦合输出端,另一端接地。负载电阻可用于吸收来自耦合端的反射功率,从而不会产生驻波反射。
为了防止电流经过耦合导体时,由于电流过大而烧坏负载电阻,本发明还包括隔离电容,负载电阻与隔离电容串接于第二耦合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隔离电容可隔离来自耦合导体的直流电压。
优选的,本发明的馈电模块中,电感的取值范围为500nH-700nH,线圈数量为10圈;经现有软件AWR仿真效果可得出,上述参数取值可保证不会对使用频段产生干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低通滤波器形式的馈电模块,实现了对耦合端的馈电,同时又不会对使用频段产生干扰。将本发明应用于网络覆盖工程中时,即可实现网络覆盖中每个分支天线皆可进行馈电,获得不良信号的反馈,在网络覆盖中可以节省大量的电源线。且本发明的耦合器器件性能稳定,互调低,可以在任何工作环境中使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的定向耦合器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的等效原理图;
图3所示为图1的定向耦合器的耦合度S21的参数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原理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一的耦合度S21参数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原理图;
图8所示为实施例二的S21参数示意图;
图9所示为实施例三的原理图;
图10所示为图9的等效电路原理图;
图11所示为实施例三的S11驻波反值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东恒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东恒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03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维A酸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蓝宝石晶圆棒掏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