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鼻通道冲洗导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0307.4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5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丽秋;李慧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丽秋;李慧萱 |
主分类号: | A61H35/04 | 分类号: | A61H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冲洗 导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洗鼻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以随身携带、自行操作与方便组装拆卸的鼻通道冲洗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与气候变迁,其中,空气的污染更是越来越严重,对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根据Medscape网站所述(网址http://emedicine.medscape.com/article/232791-overview#a0156),美国约有14.6%的人罹患慢性鼻窦炎, 保守估计共约造成每年1800至2200万次看诊及每年34至50亿美元的直接医疗费用,虽然已经花费如此多的医疗费用,但每年的发生率仍在增加。相关文献又指出空气污染潮湿及高浓度的花粉与此疾病的高流行率有关,中国似乎也存在此相关因素,因此相信慢性鼻窦炎的病患当不在少数。
很不幸地,再根据Medscape及美国知名医学中心梅育诊所(Mayo Clinic)网站公开资料所述,目前慢性鼻窦炎并无根治的方法。其主要症状鼻塞、黏液逆流及咳嗽,这些症状会困扰病人一辈子,对这些症状此二网站又指出外科治疗只能适用选择性的个案,抗生素治疗只有在急性发作期有其疗效,慢性期则效果不佳,所以最后建议病人采用长期湿润鼻腔的居家治疗,每天至少两次。因此,从病人的角度来看,湿润鼻腔可说是慢性鼻窦炎主要的治疗方法。
参阅图1,人体的鼻腔内部从宽阔的鼻前庭至鼻咽中间是由上鼻甲A、中鼻甲B,及下鼻甲C三个鼻甲与鼻腔底所隔开的上鼻通道A1、中鼻通道B1,及下鼻通道C1三个左右稍微弯曲的缝隙所组成。所有鼻窦所分泌的黏液均经由位于上鼻通道A1及中鼻通道B1的几个开口排出,因此慢性鼻窦炎所分泌的黏稠黏液主要均推积在上鼻通道A1及中鼻通道B1之中,也造成鼻通道的阻塞。
在湿润鼻腔的治疗方法中有热蒸汽吸入及冲鼻器(neti pot)冲洗等方法。这些湿润鼻腔的方法主要都是利用水来软化黏稠的黏液或结痂,解决问题的方向虽然无误,但以热蒸汽吸入的方法为例,热蒸汽只是顺着人体呼吸的方向,无法到达黏液或结痂所在的鼻腔深处狭窄的位置,而使热蒸气吸入法效果不佳。
另外,冲鼻器近年来在中国及美国共有约40项改良专利,所有专利均着墨于供水机制的改变,却无一是改变由前向后喷入的水流方向。
参阅图2,为中国台湾实用新型第M418689号专利,该专利揭露目前一般常见的洗鼻器,该洗鼻器包括:一挤压部10及一喷嘴20。该挤压部10具有一内部空间11,该喷嘴20具有一喷出口21及一往该挤压部10内部空间11延伸的延伸管部22,当该内部空间11装有水并由外向内施压而使该挤压部10收缩时,压力会将位于该内部空间11中的水推入该延伸管部22,进而由该喷出口21喷出。
依据以上的说明可知,鼻窦炎的病患,真正需要清洗的是上鼻通道A1与中鼻通道B1内的黏稠分泌物,公知所揭露的洗鼻器虽然可以借由施力于该挤压部10而将该内部空间11的水推入该延伸管部22,进而由该喷出口21喷出,达到冲洗鼻前庭的功能,但却也因此受限于该喷嘴20由于太硬太大而无法深入,只能在鼻前庭喷出由前向后的单一水柱,因此只能冲洗到下鼻通道C1或较宽阔阻力较小较正常的部位,对于更深层的上鼻通道A1与中鼻通道B1却无法进行冲洗,所以并不能真正为患者舒缓不适,而任令症状持续下去,终有一天鼻窦出口阻塞黏液堆积鼻窦之内,引发鼻窦炎急性发作或其它并发症,需要花费昂贵的医疗费用。
另外,水柱可能太强而容易损害黏膜,水量控制不当也会造成呛水的现象。
以此看来,广大的慢性鼻窦炎病患急需一种可以深入鼻通道冲洗的装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且有效湿润鼻腔的鼻通道冲洗导管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鼻通道冲洗导管装置,其包含一导管单元及一注射单元。
该导管单元包括一导管本体,及复数形成于该导管本体上的开孔,该导管本体具有一开放端及一相反于该开放端的封闭端。该注射单元包括一与该开放端套接在一起的注射筒,及一设置于该注射筒内的挤压件。
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借由该导管单元可深入鼻腔内部进行冲洗,真正舒缓鼻窦炎患者的不适,而该导管单元及该注射单元的简便的组装方式,也让使用者不需借由外人的协助,可便利地操作,在使用过程中若因该导管单元深入鼻腔而感到不适时,也能立即的停止使用,又因携带方便,可视使用者的需求,随时随地自行操作使用,以达到现代人所追求简单便利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局部剖面示意图,说明人体鼻腔侧面组织内部的相关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丽秋;李慧萱,未经吴丽秋;李慧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03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水性液晶化妆品
- 下一篇:肝内胆管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