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0620.8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4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广;孙大庆;阳代军;艾矫健;朱立新;杨孝鹤;王松涛;方圆;黄来情;高小丽;杜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37/74;B21C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带钢 表面 缺陷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消除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
背景技术
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是指冷轧带钢表面组织中,存在一些尺寸远大于正常晶粒的粗大晶粒。这种缺陷对冷轧带钢表面质量的影响在于两个方面:使冷轧带钢表面出现亮点;对于供电镀用的冷轧带钢,表面粗晶会造成电导率差异形成镀层缺陷。解决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在对冷轧带钢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经研究发现,冷轧带钢的表面粗晶缺陷主要发生于C含量在20ppm以上的产品,在原料无表面粗晶的情况下,冷轧生产过程中不会造成明显的粗晶现象,冷轧带钢表面粗晶主要是由热轧原料带钢上的表面粗晶遗传下来的。相关研究资料结论表明,热轧带钢表面粗晶主要是由于层冷过程中带钢温度长时间处于材料的再结晶温度区,带钢表面组织晶粒容易长大,而卷取机夹送辊压力使带钢表面产生微小变形,给带钢表面晶粒的长大提供能量,从而导致表面晶粒异常长大。
热轧生产中,卷取机夹送辊压力不能在热轧带钢全长范围内都保持在低压力水平,在卷取机张力建立前和精轧机抛钢后卷取机夹送辊必须保持足够压力,以保证卷取张力,避免产生塌卷和松卷。另外,带钢与辊道间的基础摩擦所形成的表面受力也是不可避免的。
由此可见,在控制热轧卷取机夹送辊压力的基础上,如何使层冷过程中带钢温度尽量偏离再结晶温度区是有效消除表面粗晶现象的关键。然而对于冷轧带钢来说,一般都要求较低的屈服强度和较高的延伸率,降低热轧卷取温度必然对最终产品的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开发一种既可控制热轧带钢层冷后带钢偏离再结晶区,同时又不会影响后续冷轧带钢性能的方法,是冷轧带钢粗晶缺陷控制技术进一步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冷轧带钢表面存在粗晶缺陷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控制方法,包含:
控制层冷过程中热轧带钢的再结晶区温度下限提高至700℃以上;
控制热轧带钢的卷取温度在710℃以下;
分段控制卷取机夹送辊压力。
本发明提供的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的控制方法,从冷轧带钢原料的热轧生产工艺入手,根据热轧带钢层冷过程中材料CCT曲线特点(参见图1),通过控制热轧带钢层冷过程中材料再结晶区温度和热轧层冷过程中带钢实际温度相结合的方法,最大程度地缩短层冷过程中热轧带钢温度处于再结晶温度区的时间,同时配合卷取机夹送辊压力的设定,消除冷轧带钢原料在热轧生产过程中表面晶粒的异常长大,最终达到控制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C含量20ppm以上的带钢热轧层流冷却过程材料CCT曲线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的控制方法的热轧线卷取机夹送辊压力分段设定条件下的夹送辊压力变化曲线;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的控制方法的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控制方法在应用前后的粗晶缺陷比例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的控制方法,在不影响冷轧带钢性能前提下,可以有效消除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
本发明应用于某厂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的控制,冷轧带钢基料的热轧生产中,层流冷却工艺采用前段稀疏冷却,控制带钢冷却速度降低至20℃/s以下,从而将层冷过程中热轧带钢的再结晶区温度下限提高至700℃以上,控制热轧带钢的卷取温度在710℃以下,相关钢种卷取温度设定如下表1所示,卷取机夹送辊压力分段设定为:建张阶段夹送辊压力设定为50KN,建张完成与精轧机抛钢前阶段夹送辊压力设定为10KN,精轧机抛钢后夹送辊压力设定为50KN,卷取机夹送辊压力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本发明于2011年在此厂试验应用后,冷轧产品表面粗晶缺陷得到有效控制,本发明应用前后冷轧带钢表面粗晶缺陷出现比例变化如图3所示。
表1卷取温度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06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