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控弯螺旋形电生理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0761.X | 申请日: | 201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5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楚武;王建聪;刘春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熊晓果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控弯 螺旋形 生理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导管,尤其是一种方便操作的双控弯螺旋形电生理导管。
背景技术
导管管体通常由柔韧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例如塑料,包括聚乙烯、聚酯或聚酰胺。由于人体的生理结构复杂,需要操控性能优越的手柄来控制导管,能够控制导管精确到达不同病灶部位是极具挑战性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采用了多种结构的导管和其控制手柄,例如美国专利申请US2008039918A1中公开的一种双控的导管和控制手柄,该导管的远端可以进行弯曲或调整螺旋部分的直径,其中弯曲和调整螺旋部分的直径是通过分别操控手柄上的两个控制键来实现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者需要分别调节,不便于用一只手直接实现导管的控制和操作。
现有的内部有双导丝的导管控制手柄上控制导丝的控制键通常都是分开设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手指不断的做大范围移动,控制不同的操作键,造成使用不便,手指易疲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控方便,结构简单的双控弯螺旋形电生理导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控弯螺旋形电生理导管,包括导管、导管内部的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用于连接导管的手柄本体和安装在手柄本体上分别控制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的推拉控制键和旋转控制键,其中在导管的远端有一螺旋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控制键和旋转控制键配合在手柄本体上沿长度方向同步滑动,旋转控制键能够相对于推拉控制键转动。
优选地,所述的旋转控制键安装在推拉控制键上,所述推拉控制键包括芯轴、固定在芯轴上的控制键,芯轴能够相对于手柄本体滑动,芯轴上有用于固定导管的固定部分,手柄本体内有用于固定第一导丝的固定件;旋转控制键安装在芯轴上,能够相对于芯轴旋转。
优选地,在第二导丝上固定有一个联动部件,旋转控制键相对于推拉控制键旋转时,旋转控制键带动该联动部件相对于推拉控制键移动。
优选地,所述的联动部件一部分位于芯轴中长度方向的滑槽中,另一部分位于旋转控制键内螺旋状的滑槽内,第二导丝经过安装在芯轴上的滑轮穿入导管内。
优选地,在芯轴上有一完整或部分的环形凹槽,在旋转控制键上有一螺钉,螺钉的头部位于凹槽内,限制旋转控制键沿芯轴滑动。
优选地,所述联动部件固定在旋转控制键上,第二导丝经过安装在芯轴上的滑轮穿入导管内。
优选地,所述联动部件上还有一个锁紧装置,第二导丝从锁紧装置中穿过,并固定。
优选地,所述导管远端具有环形段。
优选地,所述导管远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弯曲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导管手柄上的推拉控制键和旋转控制键同步滑动,可以由单手控制,推动推拉控制键和旋转控制键可以直接由单手完成,方便使用者控制和调整导管的多个方向弯曲和/或调整远端螺旋环状段的直径大小。在部分优选实施方案中,合理的设置推拉控制键和旋转控制键之间的配合方式,和导丝的固定位置,可以有效的分解第一导丝和第二导丝的相对运动,避免二者之间缠绕在一起,并且可以使得控制键操作更为顺利;在部分优选方案中,通过合理的配置联动部件,可以使得控制键在装配时更为方便,联动部件的运动更为顺滑。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双控弯螺旋形电生理导管实施例的手柄部分的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手柄中剖开后的旋转控制键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手柄部分的剖视图。
图4至图6是本发明双控弯螺旋形电生理导管另一个实施例在不同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7是导管远端螺旋段变化形态的示意图。
图8是另一种导管远端螺旋段变化形态的示意图。
图9是又一种导管远端螺旋段变化形态的示意图。
图10是再一种导管远端螺旋段变化形态的示意图。
图11是再一种导管远端螺旋段变化形态的示意图。
图12是一种导管远端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一种导管远端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锦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07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