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辐照选育水稻新品种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71334.3 | 申请日: | 2012-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4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景德道;盛生兰;钱华飞;林添资;余波;李闯;龚红兵;曾生元;周义文;于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4 | 分类号: | A01H1/04;A01H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辐照 选育 水稻 新品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育种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辐照选育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作物,我国栽培的水稻主要有两个亚种,即籼亚种和粳亚种。江苏主要栽培的是粳亚种,占江苏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高产育种一直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我国由于人口众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需求的压力加大,长期以来一直将高产育种放在首位,稻米品质的改良研究滞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的品质改良愈显重要。如何快速选育既有较好的抗病性能,又具有优质食味的高产常规粳稻品种已成为水稻育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另一种途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供一种通过辐照选育水稻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从而在短时间内培育出优质(既有好的外观品质又有好的食味品质)、高产、抗病的水稻新品种,使其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申请人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在诸多培育方案和选育方法中发现,辐射育种也可以很好地快速地达到发明目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一种通过辐照选育水稻新品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用当前农业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常规超级稻品种或有较大应用潜力、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系(中间材料),种子量不低于500g,用Co60进行辐照得M0;
B)25天左右将M0浸种催芽直播,苗期除草但不施肥,孕穗期施少量N肥,种子全部收获得M1;
C)将M1种子浸种催芽播种,一叶一心期施10公斤尿素/亩,三叶期后间隔用1草甘膦喷雾处理两次,存活下来的单株混收留种(M2);
D)M2种子自交2-3代后,选育出比辐照材料综合性状更优良的水稻新品种或新品系。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通过辐照选育水稻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
(1)辐照材料为当前农业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常规超级稻品种或有较大应用潜力、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系(中间材料)
(2)当代(M0)播种后形成的植株称辐照一代(M1)不进行淘汰,种子全部收获;
(3)将M1种子浸种催芽播种,三叶期用41%浓度的草甘膦水剂200ml兑水20-30公斤水喷雾,15天后移栽未死亡单株;移栽活棵后施肥,5天后再用41%浓度的草甘膦水剂200ml兑水20-30公斤水喷雾一次,存活下来的单株混收留种(M2);
(4)M2种子自交2-3代后,选育出比辐照材料综合性状更优良的水稻新品种或新品系突变性状通常稳定快,即经历3-4代即可稳定,因而育种周期短,有利在较短时间内育成新品种。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选用当前农业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常规超级稻品种或有较大应用潜力、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系(中间材料)作为辐照育种材料进行辐照,种子量不低于500g,用Co60进行辐照得M0。
2)25天左右将M0浸种催芽直播,播种密度为40公斤/亩,苗期除草但不施肥,孕穗期施少量N肥,种子全部收获得M1;
3)将M1种子浸种催芽播种,播种密度为80公斤/亩,一叶一心期施10公斤尿素/亩,三叶期用41%浓度的草甘膦水剂200ml兑水20-30公斤水喷雾,15天后移栽未死亡单株;移栽活棵后施肥,5天后再用41%浓度的草甘膦水剂200ml兑水20-30公斤水喷雾一次,存活下来的单株混收留种(M2);
4)将混合留种的M2浸种催芽播种100克,然后尽苗单本栽插。只治虫不防病,选收病害轻、综合性状好、与辐照材料不同的单株即M3。
5)室内淘汰外观品质不好的单株,余下的M3单株浸种催芽播种,每株系移栽定植48穴,只治虫不防病,选收病害轻、综合性状好、与辐照材料不同的株系,收后根据丰产性、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等性状进行筛选,当选株系为M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1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