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伸缩吹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1343.2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4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郜建松;孟庆凯;孙志钦;高跃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吹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炼制、石油化工领域管式加热炉所用的一种可伸缩吹灰器。
背景技术
随着原油性质的变化,含硫量的增多,国内石化企业加热炉对流段受热面的积灰结垢问题日趋严重。受热面一旦积灰,将会严重地影响受热面的传热效果。在对流面积灰严重的情况下,传热能力大约降低30%~50%,这将使加热炉的热效率降低5%以上,而加热炉的燃料能耗占炼油企业总能耗的30%~40%,所以国内石化加热炉对流段积灰,加大了企业能耗,影响了正常生产,缩短了开工周期。如何有效地减少受热面的积灰,确保受热面的传热效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对于延长加热炉的开工周期,节约燃料将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有效手段是应用吹灰器来减少受热面的积灰。
中国专利CN201103913Y公开了一种“同步节能高效蒸汽吹灰器”,它是由电机驱动齿轮副,齿轮副通过连接管驱动吹灰管,电机同时驱动凸轮,凸轮与蒸汽导通阀的阀芯、阀杆系统相结合,完成进汽和吹灰管旋转工作。目前国内炼化企业加热炉上采用较多的DG-III型蒸汽吹灰器也是相近的工作方式。上述吹灰器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吹灰器在工作时吹灰喷嘴只能随吹灰管做旋转运动,吹灰喷嘴在吹灰管轴向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相应的吹灰喷嘴在加热炉对流段炉管及预热段换热管上的吹灰区域在吹灰管的轴向方向上也就固定不变,这样就造成了吹灰气流只能吹扫到加热炉对流段炉管及预热段换热管表面上的一部分区域,存在较多吹灰气流吹扫不到的区域,也就是吹灰死角,吹灰效果较差,这些问题影响了气体吹灰器在炼化企业加热炉上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改进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吹灰器存在吹灰点相对固定,吹灰区域存在死角,吹灰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炼化企业管式加热炉的可伸缩吹灰器。
本发明提供的可伸缩吹灰器,包括支架系统、进气系统、传动系统和吹灰管组件,传动系统安装于支架系统上并与吹灰管组件相连,进气系统安装于吹灰管组件的两端;进气系统包括电磁阀、进气管和进气腔,进气管和进气腔相通;吹灰管组件包括吹灰外管、吹灰内管、吹灰喷嘴、压板和密封机构,吹灰外管和吹灰内管同轴设置,吹灰内管两端从吹灰外管两端伸出露于吹灰外管外,吹灰内管两端设有压板,压板中心开有进气孔,与吹灰内管相通;吹灰外管两端与吹灰内管之间为可动连接,吹灰喷嘴安装在吹灰内管上,并与吹灰内管相通,在吹灰外管上与吹灰喷嘴相对应的位置开有条形孔,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吹灰外管的轴线,吹灰喷嘴从条形孔穿出露于吹灰外管外,密封机构位于吹灰外管的端部,吹灰外管的两端与进气系统的进气腔相连,进气腔通过压板上的进气孔与吹灰内管相通,进气管、进气腔、压板上的进气孔、吹灰内管和吹灰喷嘴依次相通,构成气体通道。
所述的吹灰管组件的密封机构包括密封填料、填料压盖和填料箱,密封填料设于填料箱内,填料压盖用于压紧密封填料,填料箱与填料压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拧紧螺栓挤压密封填料从而实现对吹灰外管端部的密封。
所述的吹灰外管上的条形孔沿吹灰外管的轴向长度等于加热炉炉管的外径,其宽度比吹灰喷嘴的外径大0.5~1.0mm,条形孔的两端为圆弧形,圆弧的直径等于条形孔的宽度。
所述进气系统的进气腔由一段圆管构成,圆管的内径等于吹灰外管的外径,圆管的一端与填料压盖相焊接,另一端通过法兰和进气管的一端相连,进气管上设有电磁阀,进气管的另一端与吹灰气体的进气总管相连,进气管、进气腔、压板上的进气孔、吹灰内管和吹灰喷嘴依次相通,构成气体通道,进气腔的长度为圆管带法兰的一端到吹灰外管端部的距离,进气腔的长度大于条形孔的轴向长度。
所述的传动系统包括电机、减速机、小链轮、链条和大链轮,电机与减速机相连,小链轮安装在减速机轴上,大链轮安装在吹灰外管上,大链轮和小链轮通过链条连接,这样就将传动系统与吹灰管组件连在了一起。
所述的支架系统包括支架和连接件,传动系统的减速机固定在支架系统的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13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