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搅拌的多层直立塔式末煤、油页岩干馏生产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71688.8 | 申请日: | 2012-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6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宗礼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10B53/06;C10B57/10;C10B5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 多层 直立 塔式 油页岩 干馏 生产 装置 工艺 | ||
1.带搅拌的多层直立塔式末煤、油页岩干馏生产装置及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密封下料管(1)、搅拌支撑(2)、水喷淋管(3)、热管固定隔板(4)、I型带孔料盘(5)、II型带孔料盘(6)、热空气管(7)、夹套气隔板(8)、搅拌臂(9)、搅拌导轨托盘(10)、导轨组件(11)、II型板式搅拌(12)、I型板式搅拌(13)、搅拌轴套(14)、II型耙式搅拌(15)、隔层板(16)、I型耙式搅拌(17)、密封进料管(18)、搅拌轴(19)、搅拌电机(20)、密封组件(21)、集气总管(22)、I型密封料盘(23)、II型密封料盘(24)、层间集气管(25)、保温层(26)、I型密封降料管(27)、人孔(28)、II型降料管(29)、上管板(30)、热管(31)、下管板(32)、内筒体(33)和外筒体(34)、外筒体(34)的内侧设置有内筒体(33),外筒体(34)的顶端设置有密封组件(21),密封组件(21)的上方通过搅拌轴(19)连接有搅拌电机(20),外筒体(34)的底端设置有密封下料管(1),密封下料管(1)的上方设置有搅拌支撑(2),搅拌支撑(2)的上方设置有水喷淋管(3),水喷淋管(3)的上方设置有下管板(32),下管板(32)的下方设置有上管板(30),下管板(32)与上管板(30)之间设置有热管(31),上管板(30)的上方设置有I型带孔料盘(5),I型带孔料盘(5)的上方设置有II型带孔料盘(6),I型带孔料盘(5)的下方一侧设置有II型降料管(29),II型带孔料盘(6)的上方,内筒体(3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人孔(28),人孔(28)的上方设置有I型密封降料管(27),I型密封降料管(27)的上方,内筒体(33)的外侧壁上各加热层分别设有热空气管(7),热空气管(7)的上方设置有夹套气隔板(8),内筒体(33)的内侧设置有数个搅拌导轨托盘(10),搅拌导轨托盘(10)的上方设置有导轨组件(11),夹套气隔板(8)的上方,外筒体(34)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层(26),搅拌轴(19)上设置有搅拌臂(9),塔内设置有II型板式搅拌(12),II型板式搅拌(12)的一侧下方,外筒体(34)的外壁上通过层间集气管(25)连接有集气总管(22),II型板式搅拌(12)的上方设置有I型板式搅拌(13),I型板式搅拌(13)的上方设置有搅拌轴套(14),搅拌轴套(14)的上方设置有II型密封料盘(24),II型密封料盘(24)的上方设置有II型耙式搅拌(15),II型耙式搅拌(15)的上方设置有隔层板(16),隔层板(16)的上方设置有I型密封料盘(23),I型密封料盘(23)的上方设置有I型耙式搅拌(17),I型耙式搅拌(17)的上方设置有密封进料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搅拌的多层直立塔式末煤、油页岩干馏生产装置及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工艺流程为:(1)、选取颗粒小于25mm的煤、油页岩及其它在加热过程中可产生挥发物的固体原料;(2)、原料从塔顶部通过密封加入,在第一层将原料由边沿或中心的进料管导入到搅拌上方,由搅拌上的分布板将原料向该层的密封下料管方向推进,从密封下料管降落到下一层。相邻干馏层上原料的流向相反,各层之间的降料通道始终有从上往下的原料在密封下料管末端以自然成堆至上层、填充在通道内起到密封作用,由搅拌将封堵密封下料管的原料拨往整个层面,各层原料分布均匀;(3)、原料首先进入预热段,利用干馏段从热气通道上升的热气流对进入塔内的原料进行间接预热;(4)、原料经预热段预加热后下移进入干馏段,通过与热气通道中的热烟气间接换热,温度逐渐提高,运行温度控制在350-950℃,运行时间在30-360分钟,产生的煤气从各层煤气通道进入煤气总管;(5)、干馏结束的物料进入燃烧段,在该段,进入的空气通过小孔与含碳的干馏残余物燃烧,为上段的干馏层提供热量;(6)、原料下移进入冷却段后,干馏过的固体通过循环烟气被冷却,烟气与干馏过的固体逆流,被逐步加热,干馏物则被逐步冷却,干馏固体下到空气冷却层进一步降温,同样,冷空气与干馏物逆流被逐步加热,被加热的空气与干馏气在燃烧器内燃烧,提供干馏所需热能;(7)、考虑到所干馏的原料粒径小,干燥的小粒径干馏固体可能在出料时产生粉尘,在最下端可以根据原料状态,设水喷淋冷却层,如果干馏物料出口温度低,粉尘小,可不设该层;(8)、在整个干馏段,干馏室与加热室完全隔离,加热气与干馏气走不同的通道;(9)、干馏过程中,通过调节空气、净化的干馏气、循环烟气量控制所需热量,各层干馏所需热量的多少由加热气的量来调节,即使不独立外设补充热源,也可由加热室的蓄热体提供根据干馏的要求热量;(10)、干馏出焦温度为20-150℃,干馏气的出口温度为60-2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宗礼,未经刘宗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716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装式重型管道吊架
- 下一篇:一种地下连续挡水墙一步成型机用槽壁铣削装置